首頁 > 風控 > 正文

實時焦點:深虧76億,市值蒸發500億,正邦科技豪賭豬周期瀕臨破產

2022-10-31 21:40:04來源:鈦媒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昔日頭部豬企,因豪賭豬周期,正遭遇強烈反噬。

10月30日正邦科技發布2022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虧損76.44億,其中第三季度虧損33.58億元。正邦科技表示,公司已進入預重整階段,“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自2022年下半年起豬價進入上行區間,頭部豬企紛紛步入扭虧通道,正邦科技這一業績表現可謂慘烈,不過并不意外。自上一輪周期上行末端起,正邦科技積極布局,不惜加大杠桿舉債擴張。沒想到一番豪賭之后,沒等來豬周期,自己卻深陷債務泥潭。眼下行情上行、豬價大漲,正邦科技不得不調減產能、甩賣資產,最終走到破產重整的邊緣。

另據公告,深交所將根據有關規定對正邦科技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其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截至10月31日收盤,正邦科技股價為3.5元/股,年內累計跌幅63.77%,市值僅剩111.3億元,較巔峰時期蒸發了超500億。

周期上行仍持續深虧,昔日巨頭已掉隊

據正邦科技(002157.SZ)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3.76億元,同比降66.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44億元,同比下降0.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0.36億元,同比降3.76%。基本每股收益-2.4395元。

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及增長率,來源:Wind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98億元,同比降75.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58億元,同比增45.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0.27億元,同比增48.58%。

相比正邦科技的持續深虧,已有頭部豬企在三季度實現盈利。

作為行業龍頭,牧原股份(002714.SZ)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07.74億元,同比增長43.52%,實現凈利潤15.12億元。其中,牧原股份第三季度凈利潤達81.96億元,同比增長1097.41%,助力扭轉了業績虧損局面。

此外,溫氏股份(300498.SZ)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3.3億元,同比增長52.6%;凈利潤42.1億元,同比增長158.4%。在上半年虧損達35.24億元的背景下,該公司前三季度也順利扭虧,實現凈利潤6.86億元,同比增長107.07%。

就連尚未實現全年扭虧的新希望(000876.SZ),也在第三季度實現業績反轉:營業收入380.9億元,凈利潤14.33億元。

對此,正邦科技表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的變動主要系受生豬行情影響,公司縮減規模,生豬出欄量及飼料銷量減少,收入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以來,國內生豬價格進入上升通道。搜豬網數據顯示,10月31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為16.4元/公斤,目前全行業已進入盈利狀態。

艾格農業資深分析師馬文峰曾對鈦媒體App表示,“當前生豬養殖處于較高利潤水平,下半年有較多出欄量的企業都會獲取好的利潤。”此時,選擇縮減規模的正邦科技,出現業績爆雷也就不難理解了。

與業績表現一樣堪憂的還有股價。Wind數據顯示,在26只豬肉概念股中,正邦科技年內股價跌幅居首,累計跌超6成,市值僅剩111.3億元,較巔峰時期蒸發了超500億。

正邦科技股價,來源:Wind

逆勢擴張埋雷,高杠桿加速破產

截至目前,正邦科技多家關聯公司已遭法院裁定破產重整。

10月31日晚,正邦科技連發2條關于破產重整的公告。內容顯示,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江西崇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對正邦集團的重整申請;裁定受理債權人江西微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對正邦集團一致行動人江西永聯的重整申請;裁定受理文杰對全資子公司正邦養殖的重整申請。

另據三季報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正邦科技已發生逾期有息金融類債務本金13.84億元,利息約2億;逾期未兌付的商票金額約為12億元。此外,正邦科技涉訴金額23.25億元,其中公司作為被告方涉訴金額19.52億元,公司作為原告方涉訴金額3.73億元。

正邦科技表示,公司已進入預重整階段,正在積極推進相關事宜,將與債權人溝通妥善處理債務逾期事項,但是否進入重整階段仍有不確定性。“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并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改善持續經營能力。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事實上,正邦科技走向破產早有先兆。

據鈦媒體App觀察,正邦科技的大舉擴張始于2020年。彼時,公司在內部提出了“四搶”戰略——搶母豬、搶仔豬、搶欄舍、搶人才。

或許是在上輪豬周期中嘗到了甜頭,正邦科技在行情即將下行時鋌而走險。2020年6月,正邦科技在完成了一筆16億元可轉債的發行之后,隨即又拋出了一份75億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根據預案的內容顯示,其募集到的75億資金中約有28億元投入生豬養殖事業,剩余部分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不過,受豬周期下行影響,正邦科技自去年開始業績大幅下滑。2021年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427.62%至-188.19億元,在頭部上市豬企中虧損額居于首位,超過了其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盈利總額。

早在今年7月,正邦科技已被曝出因無力支付飼料而導致“豬吃豬”的情況。而從年內爆出的商票逾期、拖欠代養費等一系列資金鏈斷鏈事件來看,正邦科技早已深陷債務泥潭。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償債能力持續惡化。在賬上貨幣資金僅余14.45億元的情況下,正邦科技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達158.28億元,貨幣資金遠遠無法覆蓋短期債務;資產負債率自2020年末的58.567%迅速攀升至2021年末的92.6%,截至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已上升至驚人的113.82%,公司深陷資不抵債困境。

分析人士認為,高杠桿逆勢擴張,或為正邦科技走向破產的主要原因。

馬文峰對鈦媒體App表示:“巨頭企業的破產,根本原因往往出在內部管理上。大規模舉債擴張,如果你的成本不是最低的,至少必須低于大部分企業,出問題則必然的。”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行業的過度投資和部分巨頭的盲目擴張,是造成企業破產的根本原因。“2020年和2021年,國內養豬行業經歷了連續兩年高強度投資,分別達到5458億元和6414億元。尤其去年,投資額已超過種植業的6258億元;而在消費端,2017年以來我國居民實際消費能力逐年下滑;再疊加持續大量低價進口豬肉,在內外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成本較高的大集團的死亡不可避免。”

“正邦科技踩錯了豬周期節奏,豬多的時候行業虧錢,行業賺錢時公司縮減產能,陷入惡性循環。”在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看來,生豬養殖行業自今年6月底進入盈利階段,目前單頭生豬出欄可獲利800元左右,出欄均重普遍在110元-130元。正邦科技生豬出欄均重偏低、未達到體重提前出欄,反映出公司資金問題未得到徹底解決。

靠變賣資產強撐,違規減持吃罰單

深陷巨虧、債務壓頂下,正邦科技加速“瘦身”,試圖緩解債務危機。

據正邦科技25日披露,董事會、監事會已在10月21日審議通過,擬向湖北省糧食有限公司(以稱“湖北糧食”)出售部分子公司100%股權。

根據披露,上述5家子公司包括蘄春正邦養殖有限公司(下稱“蘄春正邦”)、孝感云夢正邦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下稱“孝感正邦”)、浠水正邦養殖有限公司(下稱“浠水正邦”)、淮南正邦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下稱“淮南正邦”)、徐州市賈汪正邦牧業有限公司(下稱“賈汪正邦”),轉讓總價格為5.4億元。轉讓完成后,這5家子公司將成為湖北糧食的下屬控股子公司,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

當天另一份公告還披露,控股股東正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江西永聯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江西永聯”),9月5日至10月11日合計減持上市公司3432.84萬股、占比1.08%的股份。按照期間5.18元/股的均價計算,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江西永聯合計套現約1.78億元。

據悉,此前8月底,正邦科技董事會已決定將其全資子公司廣安正邦位于四川省廣安市的岳池同興育肥豬場資產,轉讓給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價格為3805.96萬元,用于償還公司與增鑫科技的債務往來。

另外,正邦科技還在三季度多次向控股股東轉讓控股子公司的股權。 7月2日,正邦科技發布公告,擬以每家1元的價格,總計10元的對價,向正邦集團轉讓成都正邦養殖、唐山正邦生態農牧、六安正邦養殖等共計10家全資子公司49%股權。根據當時披露,上述10家子公司的凈資產均為負值。

值得注意的是,因違規減持,正邦科技及正邦集團、永聯控股已遭監管處罰。

據正邦科技10月30日公告,2022年4月18日至26日期間,公司控股股東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永聯控股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被動減持正邦科技3,510.73萬股,合計減持占正邦科技總股本的1.11%,因未在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據悉,正邦集團和永聯控股作為正邦科技的控股股東,二者的股票擔保比例已低于平倉線。

此外,公告還披露,因正邦科技未按期歸還募集資金,江西證監局決定對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永聯控股、正邦科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截至2022年9月30日,控股股東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公司股份1,302,497,556股,占其及一致行動人持股總數的92.30%,占公司總股本的40.95%。其中,正邦集團股權質押率高達96.20%。

股東股權質押比例,來源:三季報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外,正邦科技的高管也在密集減持公司股份。自2022年8月以來,正邦科技已披露公司高管王永紅、監事郭祥義分別計劃減持176300股和20000股的公告。

業內人士分析稱,一般大股東和高管大規模減持行為,更容易發生在一些經營狀況表現不佳的公司,“說明高管和大股東不看好公司前景”。(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編輯 | 孫騁)

關鍵詞: 深虧76億 市值蒸發500億 正邦科技豪賭豬周期瀕臨破產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