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全球熱訊:長三角示范區治水有了“一張圖” 今年13項重點任務明確

2023-05-18 15:45:26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嚴曦夢)長三角示范區一體化治水有了新樣本。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在上海朱家角召開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利(務)領域聯保共治創新實踐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水利(務)領域推出四項“硬核”成果,長三角示范區治水有了“一張圖”。

兩項專項規劃形成治水“一張圖”


(資料圖片)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會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滬蘇浙兩省一市三級八方水利(務)部門昨日在會上共同發布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水利規劃》)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供排水專項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供排水專項規劃》)。

《水利規劃》明確,到2025年,示范區將全面推進人水和諧的生態水網建設,基本建成協調協同的防洪除澇保障體系、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共保聯治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體系、共商共管的綜合水管理體系。

屆時,河湖水面率由20.3%上升至20.61%,即水面將增加7平方公里。到2035年,示范區“一網+四體系”全面建成,率先實現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供排水專項規劃》由供水規劃、污水規劃、雨水規劃三部分組成,總體目標是至2035年,規劃構建與示范區目標定位相匹配的安全優質、均等高效、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供排水體系。

在供水規劃方面,至2035年,示范區市政供水將實現“同網同質同服務”,一體化供水成為示范引領的標桿。至2035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控制在20立方米以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0立方米以下。

“這兩個專項規劃是兩省一市水利(水務)部門在供排水、水利領域先行形成規劃的‘一張圖’,為制度探索創新、項目落地實施提供重要支撐,將保障示范區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忠偉說。

13項重點任務明確

當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利(務)領域2023年行動計劃》發布,明確今年示范區水務工作將聚焦13項重點任務展開,包括7項一體化制度創新,6個重點建設項目。

其中,7項一體化制度創新不僅包括3項制度創新成果,還包括示范區幸福美麗河湖建設、示范區水利(務)領域一體化規范、跨界水體水利工程“建管運”一體化機制、加強重點河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4項制度創新舉措。

6個重點建設項目涉及元蕩生態修復和功能提升(三期)工程、淀山湖岸線生態修復(一期、二期)工程、藍色珠鏈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期、二期)等。根據規劃,青浦、吳江兩地將同步啟動元蕩生態修復和功能提升工程三期建設,在一期、二期工程10.5公里建成長度的基礎上,通過三年的持續建設實現元蕩23.9公里的全線貫通。

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出爐

示范區內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對跨界水體聯保共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以來,示范區拉開協同治水大幕,實現示范區省際交界河湖“聯合河長制”全覆蓋。此次發布的《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工作規范》)在示范區治水理水經驗的基礎上,將聯合河湖長制度的經驗做法系統集成,為持續夯實示范區生態環境基底提供強有力制度保障的同時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據悉,《工作規范》共4章44條,明確了在示范區以聯合巡河機制、聯合管護機制、聯合監測機制、聯合執法機制、聯合治理機制為主體的聯合河湖長制工作內容和要求,分類細化了示范區內各級聯合河湖長具體工作職責和任務,詳細規范了各級聯合河湖長的履職重點和履職方式。《工作規范》適用范圍為示范區內47個跨界河湖的聯合河湖長制工作,并鼓勵兩省一市其他地區跨界河湖復制推廣。

張忠偉表示,這是示范區生態環境領域一體化制度創新的又一重要成果,進一步凸顯了示范區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的作用。下一步,兩省一市主管部門、示范區兩區一縣將持續探索總結,不斷在實踐中完善和深化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為健全跨界河湖聯保共治機制探索新路徑、作出新示范。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