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增持回購、協議受讓、控股入主 產業資本積極布局二級市場

2023-05-27 10:51:36來源:上海證券報  

郭晨凱 制圖

隨著市場的持續調整,產業資本也加大了在二級市場的布局力度。一方面,增持、回購計劃與日俱增,產業資本用“真金白銀”表達信心和決心;另一方面,產業資本陸續宣布了參股乃至控股上市公司的計劃。


【資料圖】

“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的確越來越活躍了。”文藝馥欣資本顧問創始人阮超告訴記者,所有的資本運作中,產業是根本,當前產業資本的話語權越來越大。與純財務投資人相比,產業資本以產業為基礎,資源稟賦更強,近期在二級市場上的出手頻率明顯提升。

恒松資本投資總監金楊認為,產業資本未來在二級市場的活躍度將繼續提升。注冊制下,企業上市、退市的通道更加暢通,資本市場的定價能力和資源聚集能力得到強化,加上投資人更加理性化等諸多因素的疊加影響,越來越多上市公司被產業資本納為可選投資標的。

增持回購步履不停

產業資本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大股東、上市公司上下游企業,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作為扎根產業內的機構力量,產業資本深諳產業趨勢,對產業的判斷更為敏銳。而增持與回購,是產業資本用“真金白銀”構筑信心的常見動作。

5月26日,三揚股份公告,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價值的認可,擬以不超過5.7元/股的價格回購205萬至410萬股。

統計顯示,截至5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年內已披露392家次回購事項,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逾935億元。

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增持同樣步履不停。A股上市公司今年以來披露重要股東增持事項374家次,擬增持金額上限合計124.87億元。以湖北宜化為例,公司5月26日公告,控股股東宜化集團擬實施增持計劃,增持金額在5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

在業內專家看來,當前A股市場出現短期回調,產業資本積極出手回購、增持,本身便具有信號意義。

協議轉讓持續升溫

除了資本市場的“局內人”,近期越來越多場外的產業資本,通過協議轉讓或戰略投資的方式,涉足二級市場。

啟迪設計日前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賽德投資與中能華安(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能華安”)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為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約347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9.99%)無限售流通股份轉讓給中能華安。

中能華安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中能華安在公告中表示,雙方在新能源產業拓展上有較高的契合度,愿與上市公司進行戰略合作。

多家上市公司通過股份協議轉讓的方式引入了產業資本。如榮盛石化擬轉讓約10%的股份至沙特阿美旗下AOC,皮阿諾擬轉讓7.25%的股份至中國保利集團旗下的珠海鴻祿,奮達科技擬轉讓5%的股份至格力集團旗下的格力金投等。

“對上市公司而言,優質標的是不缺資金的,或者說缺少的不是單純的資金或純粹的財務投資人,如果品牌背書相對較弱,且在業務方面也難以給企業賦能,很可能會被反向篩選掉。而產業資本可以在技術、市場、渠道、業務、產品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產業協同效應,甚至可以直接帶來訂單。”金楊表示。

細看年內A股“易主”事件,買方中也頻現產業資本的身影。如四川發展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擬控股*ST煉石,前者是四川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板塊的資產整合、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臺。除此之外,建發股份擬控股美凱龍等,亦被視為產業資本加速擴張的典型。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