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天風·策略:匯率再次逼近7,如何看待股票和匯率的關系?

2023-02-27 16:52:30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資料圖片)

來源:天風研究

1.海外加息預期大幅上修,美元走強

從去年底開始,市場持續在寬松交易與緊縮交易之間左右搖擺。22年11-12月公布的就業數據與通脹數據放緩,市場開始轉向交易樂觀的加息路徑,12月-1月經歷了美聯儲加息50bp并引導鷹派加息路徑但市場仍繼續搶跑寬松預期,1-2月在強就業、強消費、強通脹的推動下,市場開始向美聯儲引導的加息路徑修正。

從當前CME利率期貨定價來看:3月、5月、6月每次FOMC會議仍將加息25bp,利率上限推高至5.50%,并且年內已沒有降息的預期;從概率的角度來看,2023年底利率大于5.00%、大于5.25%、大于5.50%的概率分別由1月18日的7.9%、0.8%、0%大幅上升為當前的99%、91%、63%。

當前市場對流動性的變化更加敏感,加息預期大幅上修的過程,都對應著美元指數走強、權益資產承壓。

2.匯率貶值對A股市場的沖擊具有結構性

(1)核心資產短期走勢與匯率有一定鏡像關系

核心資產的走勢由基本面與流動性決定,在基本面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短期走勢與市場流動性呈現出一定反向關系,而外資作為核心資產流動性(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其對權益市場的配置則會受到美元流動性影響。兩條邏輯線索:

國內基本面向上(復蘇超預期)-->;匯率升值-->;外資流入-->;核心資產反彈

海外流動性收縮(通脹超預期)-->;匯率貶值-->;外資流出-->;核心資產調整

(2)但有自身產業周期的板塊與匯率關系不大。比如說2021年5-11月和2022年5-8月的光伏、2023年1-2月的人工智能。

3.震蕩市中,“無人問津”時可多一些“逆向思維”

回到當前市場,在去年底復蘇預期搶跑之后,近2個月市場輪動節奏加快,板塊以周度或雙周度為單位輪動,持續性較好的僅有計算機、通信、輕工等板塊。

板塊行情不持續來自對經濟復蘇力度不強、海外通脹頑固、地緣政治沖突等的擔憂,核心是中美經濟周期錯位的結果(國內政策擴張VS海外政策收縮、國內弱復蘇VS海外未觸底、國內被動去庫存VS海外主動去庫存),意味著今年整體基調可能是過渡年、震蕩年、主題年。因此,在“無人問津”時可多一些“逆向思維”。

4.下一階段可逐步轉向基本面,重點關注“四月決斷”

(1)一季度:主題策略。流動性好、數據真空期,主題策略相對有效。主題方向主要有:政策催化的板塊如信創、農業等,事件催化的板塊如軍工電子、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3月之后可開始側重基本面,或先階段性關注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的方向,如紅利指數、公用事業等,等待基本面信息更明朗之后再切換。

(2)二三季度:基本面策略。業績披露較密集、生產和消費等高頻數據可跟蹤,基本面投資相對有效。關注方向:一是經濟復蘇驗證主線,關注估值未過度透支的方向:消費類比如美容護理、醫療服務、餐飲旅游、藥店等,生產類比如建筑建材、家居、化工、機床設備等;二是景氣維持較高或可能底部反轉的成長板塊,比如軍工電子、大儲、光伏輔材、人工智能、半導體設計、創新藥及產業鏈等。

(3)四季度:低估值策略。年底政策多,做多政策驅動板塊或估值切換板塊的策略相對有效,特別是11月之后。此時可關注政策催化的方向比如大安全、人工智能,或者做低估值高股息的估值切換,如紅利指數、公用事業、食飲、家電等。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國內外不可預測事件風險,業績不達預期風險等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