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平:推動期貨品種國際化 擴大“上海價格”影響力 環球播資訊

2023-05-26 08:41:34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料圖】

“期貨市場聯通千行百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實體產業的‘穩定器’,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第二十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平總結了上海期貨市場近年來的發展成果,并冀望衍生品市場各方參與主體抓住歷史機遇,共同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全面提升。

王平表示,近年來在證監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期貨市場快速發展:一是品種體系日益豐富。上期所在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貴金屬、能源、化工等領域累計上市20個期貨品種和8個期權品種,為規避大宗商品交易風險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對外開放成效明顯。上期所銅期貨已成為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三大銅期貨市場之一;20號膠期貨成交噸數、日均持倉噸數再創新高,權威定價地位逐漸鞏固;三是期現市場聯動發展。“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臺”累計上線16個倉單品種,成交額超6400億元,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多方共同推進“全倉登”項目,助推大宗商品倉單資源高效管理。

王平說,黨的二十大為期貨市場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上海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更好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推動期貨產品創新,進一步豐富有色、黑色、貴金屬、能源、化工等相關品種,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研究開發新材料類、節能環保類品種,助推經濟綠色轉型。

二是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以QFII/RQFII參與商品期貨市場交易為契機,加快推動黃金等現有品種和新品種國際化,豐富產品跨境合作,提升全球交易者參與便利度,不斷擴大“上海價格”全球影響力。

三是筑牢金融安全防線。加強前瞻研究,做好風險綜合研判;支持期貨市場進一步提高風險監測系統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