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視訊!對賭壓身的百神藥業,重營銷輕研發,千萬調劑服務費去向成謎 | IPO觀察

2023-03-22 21:53:58來源:鈦媒體  

成立雖早,但江西百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神藥業”)的證券化之路起步較晚,去年7月才遞表闖關A股,近期已完成平移工作的百神藥業繼續沖關。

2002年5月,付志高與楊華榮共同出資設立百神集團,該公司便是百神藥業的前身。2013年12月,創始人付志高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以1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兒子付誠,付誠正式成為百神藥業的實際控制人,還先后接下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的位子,完成華麗三級跳。子承父業,付誠接管的不僅僅是公司,還有對賭協議下在2023年12月31日前能成功上市的重任。

回歸到企業本身,百神藥業有著難以消除的“重營銷輕研發”的行業通病。百神藥業三年花掉近8億元進行市場推廣,而同期研發費用支出約0.52億元。蹊蹺的是,百神藥業研發費用率低于行業均值,但毛利率卻在行業均值水平之上。另外,上千萬的調劑服務費去向成謎。


(相關資料圖)

政府補助占比超兩成,主打產品售價兩連降欲加碼擴產

據百神藥業介紹,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中藥領域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中成藥和中藥配方顆粒。目前,百神藥業在中成藥領域擁有活血止痛膠囊、健脾八珍糕、蛇膽陳皮口服液、強力枇杷露等8種主要產品,應用范圍覆蓋骨骼肌肉類、健胃類、止咳平喘類等多個用藥領域;在中藥配方顆粒領域,有法半夏、黨參配方顆粒等。

財務數據顯示,2020-2022年(以下統稱“報告期內”)百神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5118.72萬元、62584.76萬元和56297.84萬元,2022年營收出現顯著下滑。同期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48.41萬元、11360.8萬元、12230.66萬元,盡管歸母凈利潤逐年增長,但增速亦有所放緩。

不過,百神藥業歸母凈利潤增長背后,“水分”不少。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百神藥業計入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901.8萬元、1825.5萬元和3255.47萬元,占同期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9.66%、13.74%和25.42%。實際上,2022年百神藥業扣非后凈利潤較2021年9780.18萬元有所下滑,為9463萬元。

鈦媒體APP注意到,報告期內,百神藥業產品銷售結構出現較大的變動,各期中藥配方顆粒的銷售占比分別為49.56%、57.54%、58.2%,逐年上升;而中成藥的銷售占比則降至50%以下,同時銷售金額呈逐年下降趨勢,各期分別為27758.71萬元、26488.94萬元、23491.98萬元。

中藥配方顆粒目前成為百神藥業的主打產品,隨著銷售收入、占比不斷提升,百神藥業欲加碼擴產。百神藥業擬將三成募資額用于中藥配方顆粒智能制造擴產改造項目,這也是百神藥業最大的募投項目。根據百神藥業測算,項目達產后,中藥配方顆粒按照統一標準生產的產能新增750噸,年均可以為企業帶來近10.5億元的銷售收入。

而報告期內,百神藥業中藥配方顆粒的產能未進行過擴充,保持在249.216噸水平,但產能利用率卻忽高忽低。2022年末,中藥配方顆粒的產能利用率為94.34%。由于2022年中藥配方顆粒產品因執行新國標和省標后重新進院談判及試點放開市場競爭加劇影響,百神藥業中藥配方顆粒的平均售價也逐年下降,報告期內分別為1601.79元/Kg、1567.69元/Kg、1350.95元/Kg。

健脾八珍糕產品系全國唯二品類,且是百神藥業中成藥銷售主力產品之一,百神藥業同樣要對這款產品擴充產能。百神藥業公司計劃投資14054.19萬元進行健脾八珍糕智能化生產車間技術改造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8994.3萬元。項目建成達產后,公司每年可新增生產健脾八珍糕37440萬塊。2022年末,健脾八珍糕產能為4752萬塊,產能利用率僅為53.25%。

基于上述現實情況,百神藥業擴產計劃是否有必要?擴充產能是否吃得消?

高毛利率,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

報告期內百神藥業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1.71%、81.91%和78.7%。2022年毛利率走低,主要是中藥配方顆粒毛利率、中成藥毛利率均出現下滑所致。其中中藥配方顆粒2022年毛利率由2021年的84%降至81.8%,中成藥毛利率則由2021年的79.19%降至74.4%。

“2022年度,公司中藥配方顆粒毛利率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中藥配方顆粒試點放開后市場競爭加劇,銷售價格下降及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結束后執行新標準導致單位原材料用量加大和相關工序增加,進而導致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上升所致;2022 年度,公司中成藥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系受價格聯動及集采政策影響,公司中成藥主要產品活血止痛膠囊銷售單價有所下降及單位成本受原材料中藥材采購價格上漲影響所致”,百神藥業如是表示。

盡管百神藥業主營業務毛利率在2022年出現下滑,不過其綜合毛利率水平始終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1.6%、81.82%、81.37%,而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74.84%、75.16%、72.84%。

一位醫藥行業人士表示,高毛利率通常意味著產品有著高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產品核心競爭力強。然而,百神藥業高毛利率之下卻是常年低于行業均值研發費用率。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35%、3.84%和3.09%,而百神藥業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55%、2.83%及2.36%。

具體而言,報告期內,百神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為1405.32萬元、1768.65萬元和2098.79萬元。百神藥業則表示,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較低與研發項目類型、現有產品生產技術較成熟等因素相關,符合公司的生產經營現狀,具有合理性。

目前,百神藥業公司已取得的授權專利77項,其中發明專利32項,實用新型23項,外觀設計專利22項。據招股書披露,百神藥業32項發明專利中,有7項系轉讓而得,28項是在2015年之前取得。僅高效生產炒牛蒡子配方顆粒的生產線及其方法、充氮健脾八珍糕及充氮包裝方法、基于物聯網的包煎式分離提取牛蒡苷元的方法、自動化炒牛蒡子多級破碎的方法4項發明專利是在2021年3月-9月期間取得。因此,百神藥業難逃吃專利老本之嫌。

三年花近8億做推廣,千萬調劑費去向不明

與少之又少的研發投入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百神藥業動輒幾億的市場推廣費用。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百神藥業期間費用占比最大的是銷售費用,均超八成。報告期各期,百神藥業銷售費用分別為30326.8萬元、33185.58萬元和27981.4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5.02%、53.03%和49.7%。

百神藥業的銷售費用開銷中,市場及學術推廣費占比最大。報告期內,百神藥業的市場及學術推廣費分別為26380.47萬元、29031.14萬元、24189.71萬元。三年里,百神藥業的市場及學術推廣費合計花掉近8億元。

百神藥業稱,直銷與配送經銷模式下,公司需承擔產品的推廣宣傳費。由于藥品的用藥需求很大程度上受醫生與患者對該藥品的認知程度影響,因此需要向醫生、患者等人群開展市場推廣活動,及時傳遞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研究成果,讓醫生和患者認可藥品的差異化優勢、認識藥品帶給患者的利益。公司通過市場推廣活動進行產品宣傳推廣,主要包括推廣會議、市場調研、媒體推廣等各項活動。

鈦媒體APP注意到,首發反饋意見中,監管就對該筆費用產生過質疑,曾要求百神藥業補充披露市場及學術推廣費的具體構成,說明各類市場及學術推廣活動的開展頻次、具體內容、花費的明細項目、平均參與人次、平均花費等,說明與同行業是否可比,發生該等費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等相關信息。

更新的招股書中,除了市場及學術推廣費的具體構成、與同行業對比情況,百神藥業對其他問題避而不答。

根據米內網統計數據,百神藥業“百神牌”活血止痛膠囊、蛇膽陳皮口服液市場份額在2015-2021年連續七年排名第一。這不僅讓市場質疑到,究竟需要怎樣的學術推廣,才能讓醫生及患者重新認識很多老產品?

市場及學術推廣費之外,調劑服務費也備受關注。根據招股書,2020-2022年,百神藥業的調劑服務費分別為1342.14萬元、1430.94萬元、1539.59萬元,占銷售費用的比重分別為4.43%、4.31%、5.5%。

百神藥業解釋稱,調劑服務費系公司在終端開展中藥配方顆粒銷售時,委托推廣服務商對投放至客戶的中藥配方顆粒調劑設備進行管理與維護、按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對中藥配方顆粒進行調劑以及收集反饋相關數據等發生的服務費用。調劑服務費僅涉及中藥配方顆粒產品,不涉及中成藥品類。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公司與推廣服務商簽訂了《中藥配方顆粒調配服務合同》,委托推廣服務商對投放至醫院的調配機進行管理與維護。但對于每年超千萬元的調劑服務費具體流向哪些第三方,百神藥業并未進行披露。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鈦媒體APP曾致電百神藥業,但對方電話未有人接聽。隨后又向百神藥業發去調研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對于百神藥業而言,2023年仍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如果未能在2023年12月31日前能成功上市,百神藥業要面臨對新興基金的股票回購風險。對賭協議壓身,留給百神藥業、付誠的時間只剩下9個月。后續百神藥業IPO進展情況,鈦媒體APP將持續關注。(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劉鳳茹)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