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天津市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4.4件

2023-04-26 13:52:30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我市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4.4件

《2022年天津市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白皮書》和《2022年天津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發布

市政府新聞辦昨天召開發布會,發布《2022年天津市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白皮書》和《2022年天津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2022年,全市知識產權創造實現質的顯著提升和量的穩步增長。


(資料圖)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發明專利授權11745件,同比增長59.2%;有效發明專利達到5.1萬件,同比增長17.9%;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4件,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3.2%;2022年商標注冊申請7.1萬件,核準注冊5.5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達39.96萬件,同比增長13.3%;新認定24家津門老字號,86個品牌入選“天津市重點培育的國際自主品牌”。

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

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城市

在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2022年,全市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2151件,審結12956件。審結全國首例以合理許可費確定損失數額案件和我市首例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在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方面,2022年,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知識產權違法案件432件,涉案金額929.8萬元。公安機關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領域犯罪案件76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36人,涉案總金額3.8億元。市知識產權局受理各類專利糾紛案件271起。

知識產權大保護成效日益凸顯,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濱海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共受理專利預審案件4952件,預審合格3221件,授權2435件。全市18個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知識產權糾紛2400余件,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反饋我市2022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得分98.8分,連續第二年進入全國優秀行列。

激發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活力

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我市布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兩個國家級知識產權產業運營中心和7個重點產業鏈市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組織實施信創、車聯網、生物醫療等5個市級重點產業鏈專利導航項目。濱海新區、東麗區兩個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建設城市累計完成產業專利導航項目43項、企業專利導航項目75項。

知識產權證券化實現“零”的突破。全市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1億元,為全國首單國企“科創票據”。2022年,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33.82億元。

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工程

提升企業創新發展核心競爭力

我市加大對“小巨人”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引導企業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和競爭優勢。2022年,中國天辰等8家企業入選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天津久日新材料等49家企業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6家“小巨人”企業進入國家優勢和示范企業培育行列。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企業有效專利總量占全市比重達到89.1%。

推進知識產權強區建設

提升區域知識產權創新能級

濱海新區、北辰區、河西區、東麗區成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示范城市,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華明高新技術產業區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西青、津南、北辰等6個區開展專利行政保護試點,全年共辦理專利糾紛案件34件,占全市案件總量的69.4%。濱海新區示范引領效應顯著,有效發明專利量達到16715件,占全市總量的比重為32.7%。

深化京津冀知識產權協作

構筑區域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我市推進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三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圍繞產業(企業)服務、侵權判定等方面建立快速協同保護機制。2022年,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協同完成電商領域專利侵權判定56件。市三中院與雄安中院、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共同簽署《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健全京津冀知識產權司法協作機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

服務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新需求

我市發布《天津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第一版)》,公開五大類23項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天津代辦處實行“不見面、網上辦,保安全、能辦事”,全年為全市1.1萬家企業減繳專利費用1.5億元。全市8個商標注冊受理窗口共辦理商標注冊申請和后續業務3563件。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