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股 > 正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語出自

2023-05-24 03:51:06來源:元宇宙網  

有關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語出自這方面的知識,估計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語出自的相關內容。

今天來聊聊關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語出自的文章,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語出自,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資料圖片)

1、用個人后天的教化,去駕馭先天的性情,然后完成自己的天命。

2、本句出自《中庸》。

3、《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

4、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后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

5、本句理解為,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6、“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

7、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

8、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

9、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后符合節度,叫做“和 。

10、“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11、仲尼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

12、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13、”“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14、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

15、”擴展資料:中庸之道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

16、五達道。

17、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五種人際關系。

18、這五種基本人際關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間的關系,將君臣關系視為上下關系。

19、《中庸》第十二章詳細論述了夫婦的人際關系,將夫婦關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20、2、三達德。

21、調節這些人際關系靠什么?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

22、三達德,就是智、仁、勇。

23、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的。

24、智、仁、勇靠什么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靠力行實踐來加固。

25、3、九經。

26、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

27、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

28、修養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

29、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中庸的美好人格。

30、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好了九種人際關系。

31、調節這九種人際關系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

32、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十道》——中庸之道。

相信通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