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股 > 正文

即時焦點:夏至到了,盛夏拉開帷幕 舟山人今天要吃楊梅和面食 島城這些民間習俗你都知道嗎

2023-06-21 15:05:46來源:舟山晚報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今天,我們迎來了夏至,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之中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

夏至已至,綠茵濃郁、蛙鳴蟬吟的盛夏也由此拉開了帷幕。

夏至到,盛夏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載,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标愊}g在《恪遵憲度》里將夏至的“至”解釋為“至極”,這一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在正午時分呈絕對或接近直射狀。

因此,在夏至這天,北回歸線附近的地區會出現“立竿無影”的奇景。生活在北回歸線上及其以南附近區域的人們,可于夏至日前后幾天的中午在太陽下立根竿子,觀察一下“立竿見影”如何變成“立竿無影”。

我國民間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因此有了“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我國古代又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意思是鹿角開始脫落;知了鼓翼而鳴;半夏這種藥草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

這個時節,天氣炎熱,雨豐晝長,盛夏就要開始了。蛙聲陣陣,蟬鳴聲聲,稻花如白練,荷花別樣紅,人間正好是夏日。

夏至這天,舟山民間要吃這些東西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于舟山民間比較重要的節日,舊時,就有不少夏至習俗。

夏至正是楊梅成熟的時節,等到了小暑,楊梅就要生水出蟲,故有“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的說法。夏至這天,人們習慣要上山采摘楊梅嘗鮮,或者贈送給親朋好友。此時,閑人上楊梅山,吃一點楊梅,主人家是不會計較的,但不準拿,因此有了“吃勿論,拕勿肯”的說法。吃楊梅時,要先嚼幾片楊梅葉子,以防碎舌、酸牙。楊梅樹多的人家,還會浸楊梅燒酒、曬楊梅干。在民間,人們視楊梅為寶,俗有“桃飽李傷命,楊梅醫百病”之說。

夏至時節,同樣是新麥登場的時候。在這一天,舟山民間有吃面食嘗新之習,俗有“冬至湯團夏至面”“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至于吃法,則各有不同,有將麥面油煎成餅的,俗稱“油搨饃黃”,也有做成面條的,俗稱“過水面”“新麥面”,還有將麥面做成面疙瘩的,俗稱“糍疙果”,還有用麥面和梅豆混煮成糊制成的“大麥糊”或將面粉直接在熱鍋中炒成的“炒末粉”。

這個時節,莧菜、梅豆、帶豆、蒲等蔬菜也相繼上市,人們也都會吃這些時鮮菜蔬消暑解毒,據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

舊時,島城民間還素有吃狗肉之習,說狗肉能強壯身體、壯陽避陰?!妒酚洝吩疲骸扒厝艘怨酚M,俗謂夏至宜食狗肉。”相傳春秋時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熱,疫疬流行。秦德公便按“狗為陽畜,能辟不詳”之說,命令臣民殺狗辟邪,后來形成夏至吃狗肉的習俗。也有人傳說,夏至是吃狗肉的最后節點,過了夏至就不能吃,否則要中毒生瘡。

夏至也是抲海蜇、進補的時節

夏至時節,農人習慣用新麥秸編制成一個個精致的器玩,供孩子們玩耍,例如做成螞蚱、蜻蜓、蛇、魚以及杯墊、扇子等。小孩們也常會把麥秸當哨子吹,或將肥皂浸泡于水中,用麥秸把肥皂水吹成一串串氣泡玩。

夏至是舟山漁民抲海蜇的時節,舟山漁區將夏至到白露這段時間,俗稱為“海蜇汛”。海蜇汛期早晚不一,一般活動規律是由南(洋)面隨風隨潮緩緩北上,再自北(洋)面南下,素有“海蜇隨潮來,洄游蝦當眼”等諺語。海蜇分布較廣,捕撈漁場較多,整個汛期分為“梅蜇”與“伏蜇”兩汛。梅雨季節捕撈的海蜇個體小、水分多,俗稱“梅蜇”。夏至至白露捕獲的海蜇,個體大,肉質厚,質量佳,俗稱“伏蜇”。夏至時節,人們會將剛捕撈來的新鮮海蜇買回來腌制,經過三次礬制鹽漬,腌制成人們所說的“三礬海蜇”。

還有伏補,夏至后就要進入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節,人往往食欲不振,身體通常會消瘦,俗謂“痊夏”。此時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長”字。故夏至這天,人們有進補習慣,素有“夏至日,吃補食”之民諺,以增強抗暑能力。

夏季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候

夏至最重要的養生功課就是睡“子午覺”,即中午盡量午休,但時間不用太長,睡半個小時就可培陽生陰。晚上在11點之前休息,可以養陰生陽。在這個節氣把“子午覺”睡好了,就是最好的保養方式。

在這段時間,市民可以趁著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不過不宜劇烈活動。

夏季濕熱、暑熱之氣蒸騰,是一些熱病、眼病的高發期,同時又是養生和發育成長的最好時機。

夏至之后,氣溫升高,人體陽氣升發旺盛,因而是“冬病”的緩解之時。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對于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貼敷、針刺、藥物內服等。

夏季養生膳食建議清淡飲食,防暑降溫,可以通過多吃冬瓜、萵筍、生地、百合、紫菜、番茄等屬陰的食物來滋補。綠豆粥、清炒苦瓜、涼拌茄泥、大蒜拍黃瓜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讀詩懷古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楊萬里

清酣暑雨不緣求,猶似梅黃麥欲秋。

去歲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禱汗交流。

此生未用慍三已,一飽便應哦四休。

花外綠畦深沒鶴,來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日雨

宋·袁說友

煙暝千巖木,溪明一帶樓。

片云封舊恨,急雨罥新愁。

節又匆匆過,詩從軋軋抽。

病軀無耐暑,老鬢不禁秋。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閑伴兒嬉。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