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股 > 正文

人工智能發展中如何管控風險?這場“人工智能立法研討會”上演”頭腦風暴”_今日播報

2023-06-22 13:08:45來源:東方網  


【資料圖】

東方網6月22日消息: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迅速,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帶來的安全風險隱患也收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如何以相關領域的立法保證其健康發展?近日,在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立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聚焦這一熱點話題進行深入研討,廣泛凝聚智慧,有效回應人工智能立法的迫切需求。

研討會現場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是貫徹落實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保障。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彭德雷指出,當前,上海已經出臺人工智能領域的地方性法規,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法正在積極醞釀。彭德雷介紹,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在涉外法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方面形成了與學校理工優勢學科相結合的學科特色,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為專家學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同時促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與跨學科建設。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地方人工智能的立法及經驗”與“人工智能立法的未來設想”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并形成相關共識: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關鍵性技術,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是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人工智能立法的必要性需要尋求社會共識;立法路徑應當充分考慮現實的技術因素,采取包容審慎監管思路,兼顧風險治理與產業促進,調節“學習式”立法與“壓力式”立法之間的矛盾。

在“上海市人工智能立法及經驗”主題研討環節,上海市人大財經委立法監督處處長張震圍繞人工智能地方立法探討是關注技術治理還是產業促進展開討論。上海市法學會地方立法工作室專家、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吉棟以上海條例出發,探討人工智能立法的基本條件是否發生了改變。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長韓旭至和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吳亮則分別討論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立法的基本問題與數據權利配套立法的相關問題。

研討會現場

在“人工智能立法的未來設想”主題研討環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教授蘇宇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立法的若干現實因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誤區與轉向做了分享。廣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玉潔研討了人工智能立法的最大共識與可能的范式選擇。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社會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肖夢黎對人工智能立法的難點、結構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