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金 > 正文

國風畢業服 讓傳統文化潮起來

2023-07-07 14:39:50來源:中工網  


(相關資料圖)

正值畢業季,不少高校陸續舉辦畢業典禮。7月4日,北京大學2023屆本科畢業生李嘉欣的選擇與眾不同。她在學位服上搭配云肩,穿著馬面裙參加撥穗儀式。新聞很快登上熱搜。網友們歡呼:太好看了,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云肩一披,學位服即刻拉滿中國風,引來叫好聲一片。當下,穿學位服、戴學位帽、導師撥穗正冠等環節已是高校畢業典禮的標配。由于現代教育制度源自西方,我國大學生所熟知的學位服直到1994年才統一規范。即便是我國自己創作的學位服樣式,其藍本依舊沿襲西式風格,較少體現中國文化元素。

早年間,每到畢業季,學生們多是規規矩矩地穿著學位服,站到一起拍照留念。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在畢業典禮上,將傳統服飾與學位服疊穿亮相。前有中國留學生穿漢服參加畢業典禮走紅,如今又有北大女生穿馬面裙火上熱搜。特別是Z世代以來,畢業時諸同學的花式創意可謂千姿百態,總是會整出不一樣的風景。

這自然與年輕一代不拘一格的個性相關,背后更離不開傳統文化漸成風尚的推波助瀾。根據中青校媒調查發現,45.49%受訪者有過穿華服的經歷,將國風元素融入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亦正在成為當下不少年輕人的選擇。因此有學子將個人喜好與學位服混搭,新的搭配賦予了傳統服飾新的生機與活力,也使他們畢業時的亮相,具有更加鮮明的辨識度。

事實上,也有一些獨具創新精神的大學,率先打造“中國風”學位服引領新潮流。中央美術學院就曾專門對學士服進行改良,融合云肩等元素設計出“國風學士服”,贏得不少網友稱贊。國風元素不僅具有強烈的東方美學特征,而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符號和象征。帶有民族風格的傳統服飾與學位服的搭配,某種程度上是東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而文化恰恰是在多元與融合中強大起來,并且在開放中收獲更多的自信。

年輕人熱愛國風并樂于傳播它的理念,讓傳統文化“潮”起來,就是文化自信提升的表現。在求學歷程的重要時刻,留下國風影像向傳統致敬,這一刻值得銘記。這類既有儀式感,又有文化味的畢業典禮,是獨屬于中國學生的浪漫。美哉,姑娘?。惤?/p>

來源:錢江晚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