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廣發固收:總結2019-2022年1月稅期和春節前后流動性,有三條規律

2023-01-17 09:38:02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相關資料圖)

摘要

進入稅期,臨近春節,如何看待春節假期前后的流動性?就原理而言,稅期走款對資金面存在2-3天的短暫沖擊。春節前居民取現需求增加,轉變為流通中現金M0,節后資金返回金融系統。面對1月稅期和春節取現需求,往往需要央行投放資金進行對沖。近四年1月稅期投放量,2019-2022分別投放1.5萬億元、1.7萬億元、8100億元和6500億元;春節前夕,2019-2022分別投放2.3萬億元、2.3萬億元、4300億元和1.3萬億元。從投放類型來看,2019和2020降準釋放較多資金,而2021和2022則以短期限逆回購為主。

總結2019-2022年1月稅期和春節前后流動性,發現以下三條規律:一是資金利率的高點往往出現在稅期前后。二是春節流動性安排落地期間,資金面往往邊際轉松。三是春節假期后,流動性往往進一步轉松,7天資金利率回落幅度較大。

今年的特殊性:稅期和春節需求疊加。1月是繳稅大月,常規情況下,財政收入規模達到1.5-2.5萬億元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稅期繳納。今年1月17-18日繳稅走款。同時除夕在1月21日,取現需求集中在1月上中旬。今年跨春節的大部分資金需求可能會集中在16-20日,期限預計14天為主。

春節資金需求與稅期疊加,受此影響,春節前夕資金面轉松的概率有所降低。利率策略:春節假期后流動性可能轉松,給短端帶來修復機會。春節前夕,受稅期和春節資金需求疊加影響,資金利率趨于收斂的方向相對確定,幅度上取決于春節前夕央行的投放量。春節假期之后,參考往年規律,隨著M0回流,資金面有望逐步恢復,或推動利率出現階段修復。考慮到長端受政策預期及經濟恢復預期的擾動,以及短端利率與資金面相關性更高,春節假期后短端利率修復的確定性相對更高。

核心假設風險。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調整。流動性出現超預期變化。

進入稅期,臨近春節,如何看待春節假期前后的流動性?

1

稅期和春節影響流動性的原理

1月稅期對流動性影響:2-3天的短暫沖擊。1月作為季初繳稅大月,多數企業需要預繳當季的企業所得稅,對應該稅種的繳稅規模約為6000億元左右,再加上其他按月繳納的稅種,1月整體繳稅規模在1.5-2.0萬億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納稅申報截止日之后的2個交易日內走款,對應資金從銀行轉到國庫形成財政存款。因而1月稅期對流動性的影響,在納稅申報截止日及之前,主要是金融機構的預期或提前準備資金影響流動性;在走款的2個交易日,則是資金進入國庫帶來的影響,對應凍結部分流動性。

春節對流動性影響:節前居民取現需求增加,轉變為流通中現金M0,節后資金返回金融系統。春節假期的資金需求主要是居民取現金。參考距春節假期距月末時點相對較近的月份M0變動情況,春節取現需求規模在1.5萬億元左右。最近四年,除2021外,春節流動性安排的規模在1.3-2.3萬億元區間。2021年較為特殊,受局部疫情影響,2021年春節返鄉人數明顯減少,取現需求也相應減少。

面對1月稅期和春節取現需求,往往需要央行投放資金進行對沖。從過去幾年央行投放情況來看,資金投放方式主要是逆回購、MLF和降準等。

2

近四年1月稅期和春節流動性回顧

(一)2019:稅期投放1.5萬億元,春節前夕投放2.3萬億元

2019年1月15日納稅申報截止,1月16-17日走款;2月4 -10日為春節假期。資金投放方面,主要包括兩類:一是中長期資金,包括降準、MLF和TMLF。二是投放短期資金,主要是逆回購。具體來看,

應對2019年1月稅期的資金需求,央行投放1.62萬億元資金,主要包括:15日降準對沖到期MLF釋放的3500億元、稅期前后投放的1.27萬億元逆回購。

應對2019年春節資金需求,央行投放2.29萬億元資金,主要包括:降準對沖1月到期MLF釋放的1.35萬億元,23日投放的2575億元TMLF,以及春節假期前夕(1月末至2月初)投放的1800億元逆回購、1月14-18日投放28天逆回購5000億元(春節之后到期)。

春節假期后資金回籠情況。2019年2月11-25日,春節前投放的6800億元逆回購陸續到期;2月13日,MLF到期回籠3930億元。

受益于央行投放資金規模較大,2019年1月初至春節前夕流動性整體較為寬松,R001的高點為2.40%,R007的高點為2.91%,分別出現在1月25日和1月31日,處于稅期之后,春節假期之前。這期間R001多低于當時的7天逆回購利率2.55%,R007高于7天逆回購利率的時段集中在1月下旬。

2019春節假期后流動性進一步轉松。2019年春節假期后,資金利率整體下行,2月13日至2月20日,R001回落至1.7-2.0%區間,節前多在2.2%+;R007也回落至2.35-2.40%區間,節前多在2.5%+。節后R007較當時的7天逆回購利率低15-20bp。

(二)2020:稅期投放1.7萬億元,春節前夕投放2.3萬億元

2020年1月15日為納稅申報截止日,16-17日走款;1月24日-2月2日為春節假期。與2019年類似,央行同樣通過降準、MLF和逆回購補充市場流動性。

為應對2020年1月稅期的資金需求,央行共投放1.7萬億元資金。包括6日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的8000億元資金、15日投放3000億元MLF(當月無MLF到期)、15-17日投放6000億元14天逆回購(可以跨春節)。

為應對2020年春節資金需求,央行共投放2.26萬億元資金。除了央行在1月稅期前夕和稅期期間投放的1.7萬億資金,還包括19-22日投放5800億元逆回購,同時剔除TMLF凈回籠170億元,合計投放約2.26萬億元資金。

春節假期后資金回籠情況。2020年春節前投放的1.18萬億元逆回購,其中1.05萬億元于2月3日到期。受疫情影響,央行為穩定市場情緒,投放1.2萬億元逆回購進行對沖。2月4日,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再次投放5000億元逆回購進行對沖。逆回購到期的影響相應被推遲到2月中下旬。

2020年1月初至春節前夕,R001的高點為2.91%,R007的高點為3.55%,均出現在納稅申報截止日1月15日。盡管央行在1月6日已經降準,且在稅期期間投放了大量逆回購,但14-16日,R001均明顯高于當時的7天逆回購利率2.5%,高出幅度介于17-41bp,R007也連續三天高于3.0%。1月17日,稅期走款臨近尾聲,至春節假期前夕,隨著節前逆回購的投放,流動性得到明顯緩和。

2020春節假期后流動性也整體轉松,是節前流動性寬松的延續。2020年春節假期后,資金利率趨于下行,2月3日至2月末,R001一度回落至1.3-1.7%區間,節前多在2.3%+;R007也一度回落至2.2%之下,節前多在2.6%+。節后R007的低點較當時的7天逆回購利率低20bp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月3日逆回購利率下調10bp,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資金利率下行。

(三)2021:稅期投放8100億元,春節前夕投放4300億元2021年1月20日為納稅申報截止日,21-22日走款;2月11-17日為春節假期。與2019-2020存在差別,2021年1月稅期和春節前夕,資金投放以逆回購資金為主,MLF為輔,未再降準。

應對2021年1月稅期的資金,央行合計投放8100億元。主要是1月19-21日投放逆回購6100億元;以及1月15日投放5000億元MLF,剔除當日到期的3000億元MLF,凈投放MLF為2000億元。

應對2021年春節流動性需求的資金,央行投放4300億元。全部為逆回購資金,在2月4-10日投放。2021年春節返鄉人數較少,使得取現需求較小,對應央行投放量也明顯不及2019-2020同期。

春節假期后資金回籠情況。2021年2月15-21日,春節前投放的4300億元逆回購陸續到期。

2021年1月稅期之后至1月末,流動性出現階段收斂。2021年1月初至春節前夕,R001的階段高點為6.59%,R007的階段高點為4.83%,分別出現在1月29日和1月28日。央行在2021年1月8日、13日分別將逆回購投放量由100億元降至50億元、20億元,事后來看是資金面收斂的預警信號。1月20日納稅申報截止,21-22日稅期走款,短端資金利率R001在18日升至2.2%以上,之后10個交易日,逐步抬升至29日的6.59%,流動性收斂延續至月末。1月27-29日R007連續三天高于4.0%。進入2月上旬,隨著債市去杠桿的推進,以及春節前逆回購投放加量,資金面出現邊際緩解。

2021春節假期后流動性明顯轉松。2021年春節假期后,資金利率繼續下行,2月18日至2月末,R001一度回落至1.4-1.6%區間,節前多在1.8-2.3%甚至更高;R007也一度回落至2.05%左右,節前R007介于2.2-2.6%區間。節后R007的低點較當時的7天逆回購利率低15bp左右。

(四)2022:稅期投放6500億元,春節前夕投放1.3萬億元2022年1月19日為納稅申報截止日,20-21日走款;1月31日至2月6日為春節假期。資金投放仍然以逆回購為主,MLF為輔,類似2021年同期。

應對2022年1月稅期的資金,主要是1月17-21日投放逆回購5000億元;以及1月17日投放7000億元MLF,剔除到期的5000億元MLF,凈投放MLF 2000億元。合計投放6500億元資金。

應對2022年春節流動性需求的資金,主要是1月24-30日央行投放的1.1萬億元逆回購,7個交易日的日均投放量為1571億元。疊加1月中旬投放的2000億元MLF,合計投放資金共1.3萬億元。

春節假期后資金回籠情況。2022年2月7-14日,春節前投放的1.1萬億元逆回購陸續到期。

2022年1月稅期和春節前夕,流動性整體較為寬松。2022年1月,隔夜資金利率在1月稅期前夕達到高點。2022年1月初,跨元旦之后,資金面先邊際轉松,R001回落至1.7-1.8%區間。隨著元旦前夕投放的7000億逆回購到期,資金面開始收斂,至1月13日達到階段頂點,R001升至2.30%,其后逐漸回落至2.0%以下。1月17日逆回購和MLF利率下調,19-21日進入稅期,R001小幅升至2.14%。

稅期過后,隨著春節流動性安排逆回購資金的釋放,隔夜利率一路向下,至1月28日,R001回落至1.2%左右。7天利率方面,1月27日,R007升至階段高點2.64%(距離春節假期4個交易日),其后至春節前出現邊際回落。

2022春節假期后R007明顯回落。2022年春節假期后,資金利率繼續下行,2月18日至2月末,R001一度低至1.7-1.8%區間,不過仍然高于春節前夕的低點1.21%;而R007一度回落至2.0%附近,較春節前夕的2.3-2.6%明顯回落。節后R007的低點較當時的7天逆回購利率低10bp左右。

3

2019-2022年1月稅期和春節流動性規律總結

總結2019-2022年1月稅期和春節前后流動性,發現以下三條規律:

一是資金利率的高點往往出現在稅期前后。可能的原因在于1月繳稅規模較大,且走款時點集中在兩個工作日,因而對當時的資金面產生了幅度較大的、短暫的擾動。但這種擾動往往隨著稅期結束而終結。

二是春節流動性安排落地期間,資金面往往邊際轉松。原因可能在于,稅期和居民取現金需求,在春節流動性安排之前已經落地或部分落地。而央行在春節前夕的流動性投放,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相應帶動資金面轉松。

三是春節假期后,流動性往往進一步轉松,7天資金利率回落幅度較大。盡管央行投放的逆回購資金,在春節假期后陸續到期,但居民節前所取現金,也會回流到金融系統,對應中長期資金取代短期的到期逆回購資金。且在跨春節之后,非銀金融機構資金融入需求也由此前的7天及以上期限重回隔夜。而相對于融出7天及以上期限,銀行更傾向于融出隔夜資金。因而從供需兩個層面來看,春節假期后7天利率往往出現明顯回落。

4

今年的特殊性:稅期和春節需求疊加

今年春節前后流動性重點關注兩方面:

一是稅期。1月是繳稅大月,常規情況下,財政收入規模達到1.5-2.5萬億元左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稅期繳納。今年1月稅期在16-18日,其中16日為納稅申報截止日,17-18日繳稅走款。央行可能主要通過增加逆回購投放,來幫助機構度過稅期。

二是春節假期。2023年除夕在1月21日,取現需求集中在1月上中旬。為對沖春節取現,央行可能在節前增加資金投放。今年跨春節的大部分資金需求可能會集中在16-20日,期限預計14天為主(非銀機構多需要拆借跨初七、初八的資金)。

今年1月的特殊性,在于春節資金需求與稅期疊加,受此影響,春節前夕資金面轉松的概率有所降低。參考往年情況,兩個因素對應的資金缺口或在3萬億元左右。考慮到2022年12月末財政支出凈釋放資金約1萬億元,可能需要央行投放補充1-2萬億元。截至今年1月16日,可跨春節假期的逆回購投放量為3070億元,MLF凈投放790億元(沖抵17日到期的MLF)。對比2022年MLF凈投放2000億元,今年的MLF凈投放規模有所下降,關注17-20逆回購投放量,將對節前資金面產生較大影響。

利率策略:春節假期后流動性可能轉松,給短端帶來修復機會。春節前夕,受稅期和春節資金需求疊加影響,資金利率趨于收斂的方向相對確定,幅度上取決于春節前夕央行的投放量。春節假期之后,參考往年規律,隨著M0回流,資金面有望逐步恢復,或推動利率出現階段修復。考慮到長端利率受政策預期及經濟恢復預期的擾動,以及短端利率與資金面相關性更高,春節假期后短端利率修復的確定性相對更高。

風險提示:

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調整。本文假設國內貨幣政策維持當前力度,但假如國內經濟超預期放緩、或海外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變化,國內貨幣政策相應可能出現超預期調整。

流動性出現超預期變化。本文假設流動性維持當前的充裕狀態,但假如國內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流動性相應可能出現超預期變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