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世界關注:【熱點洞察】800G光模塊需求爆發 國內廠商最新進展如何?

2023-04-19 19:39:57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4月18日,光模塊相關概念股迅速拉升,截至收盤,頭部光模塊公司漲幅顯著。天孚通信、中際旭創漲超15%,新易盛、聯特科技、劍橋科技等漲超10%。

中際旭創4月18日股價走勢圖


(資料圖)

消息面上,市場傳聞海外巨頭谷歌、英偉達加單800G光模塊,光模塊行情擴散。近期熱門研報觀點集中認為,AI大模型訓練模型所需的算力和數據需求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為光模塊需求帶來巨大增量,800G光模塊出貨量將在今年下半年快速增長。

在800G光模塊布局層面,全球龍頭中際旭創進展較為領先,已在去年四季度出貨海外大客戶,部分廠商則處于小批量供貨、產品送樣、產品研發階段。

算力競賽驅動 市場空間增量約為6%至10%

光模塊可以視作“AI時代的逆變器”和“傳輸管道”,在網絡連接當中起到光電信號轉換的作用。在發送端,光模塊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經過光纖傳輸后抵達接收端,光模塊再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圖片來源:中國專業IT社區CSDN

作為算力關鍵基礎設施的光模塊,近日突然火熱,這與國內外科技巨頭的AI軍備賽有關。微軟、Meta、亞馬遜、百度、商湯、阿里等云廠商陸續推出了大模型產品,背后暴增的算力需求,理所當然地打開了市場對光模塊的想象空間。

圖片來源:招商證券研報

具體來看,光模塊原本的市場規模并不算特別大,屬于增速不錯的領域。根據招商證券數據,2021年全球光模塊器件市場約92億美元,全球光通信設備市場空間則達到了618億美元。此外光通信行業市場調研機構LightCounting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全球光模塊市場空間達42.5億美元。

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在近兩天的熱門研報當中,機構給出了更為直接的增量數值。據中信證券測算,一個SuperPOD架構(英偉達AI基礎架構解決方案)需要5760至8000個光模塊。東北證券預測,AI大模型的算力需求給光模塊帶來市場空間增量約為6%至10%,在保守/中性/樂觀情景下AI服務器及數據中心帶來的光模塊增量市場空間分別為4.05億/5.40億/6.75億美元。

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從市場份額來看,頭部云廠商占去大頭,且今年前五大廠商總計份額有望超過30億美金。聚焦數通市場和電信市場兩大對光模塊存在需求的細分板塊,云廠商是數通市場的主要客戶,市場占比約60%。且數通市場需求增速預計將持續高于電信市場,市場占比有望持續提升。

節點已至 800G光模塊逐步放量

“2023年,特別是下半年,市場預計將迎來800G光模塊的快速上量。”劍橋科技公司董秘謝沖在2022年業績說明會上公開透露。而對于今年的市場規模,劍橋科技于3月30日接受機構調研時傳遞了市場的集中觀點,整個市場認為今年800G的市場規模從50萬支到100萬支,超過100多萬支都有可能,關鍵看最終用戶是怎么樣控制自己的庫存。

這樣的觀點得到了交叉印證,機構集中研判“節點已至”。興業證券研判,800G新一輪景氣周期已經開啟,產品升級周期確定性強(已批量出貨)、彈性高(巨頭技術路線統一),頭部云廠商800G光模塊今年逐漸放量,海外大客戶持續加單,光模塊核心廠商業績預期不斷提升。LightCounting指出,在2023年開始,800G光模塊將得到規模化部署。

需求端傳遞出來的信號已經讓投資者“短暫上頭”。4月18日,股價明顯高企的背后,行業正大規模傳言英偉達和谷歌今年第三次加單800G光模塊。上海證券報致電國內相關頭部光模塊企業,得到的回復是尚不確定該消息是否屬實。

雖然這一消息并未得到肯定性回復,頭部云廠商卻給出了相應需求數據支撐。AI服務器對光模塊有著更高速率的現實訴求。以英偉達DGX H100服務器為例,配有8個H100 GPU模組,假設每個GPU需要2個200G光模塊,則每臺服務器內部至少是16個200G,對應架頂交換機端口則至少需要4個800G。

圖片來源:光大證券

從成本端的角度來說,800G光芯片更具有經濟性和性價比。800G采用100G EML芯片,而200G/400G所采用的是50G光芯片,經測算相同速率下,100G光芯片成本較2顆50G光芯片成本可降低30%。

圖片來源:光大證券

實操層面,800G光模塊相關產品研發及標準化正在推進,已成為業界研究熱點。目前800G標準尚未成熟,OSFP MSA、IEEE802.3、QSFP-DD800 MSA等國內外多個標準化組織競相制定產品研發標準。

國內光模塊廠商紛紛布局

國內光模塊廠商在全球占據一席之地,是我國為數不多能打入美國供應鏈并有明確訂單的產業。根據Lightcounting,2021年全球前十大光模塊廠商,中國廠商占據6席,分別為中際旭創(與II-VI并列第一)、華為海思(第三)、海信寬帶(第五)、光迅科技(第六)、華工正源(第八)及新易盛(第九)。

從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來看,國內已上市頭部光模塊廠商實力相差懸殊。前六名分別為中際旭創(42.31億元)、光迅科技(35.42億元)、華工科技(32.64億元)、新易盛(14.79億元)、博創科技(6.28億元)、天孚通信(5.78億元),分化較大。

盤點800G光模塊布局情況,各廠商已經蓄勢待發。中際旭創作為全球光模塊龍頭,走在市場前列。它是全球最早發布、送測和認證通過800G光模塊產品的供應商,已在去年四季度已收到海外大客戶800G批量訂單,且實現小批量出貨。

有幾家廠商已經研發出產品且同樣已經供應客戶。新易盛已成功推出基于EML和SiPh解決方案的800G光模塊產品,公司于3月37日調研答復稱,與全球主流互聯網廠商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800G產品的具體放量時間主要取決于客戶的需求,目前客戶在做小批量采購和規劃,需求的大量增加預計在明年或者后年。

天孚通信800G光模塊配套光器件已實現對供給數據中心客戶的批量出貨。劍橋科技已推出EML版本的800G模塊,和大客戶的合作比較好,正聚焦基于硅光的800G版本。公司還有各種不同的形態投入研發。

華工科技則是為數不多推出800G硅光模塊的廠商。硅光模塊在速度、能耗、成本等方面將全面超越普通光模塊,較為稀缺,市場認可度也更高。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正源則在技術上稍微領先,已于去年9月在瑞士面向市場發布新產品。

部分企業緊追其后。光迅科技800G模塊目前已有樣品,正在送樣階段。博創科技4月10日在互動平臺表示,800G硅光模塊正在開發中。亨通光電800G光模塊產品在領先交換機設備廠商通過測試,但尚未量產。

究竟哪家企業能夠跑出最為亮眼的成績?這可能還需要看下一階段,國內外頭部云廠商披露的采購數據和供應商情況。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