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 > 正文

支持疫情防控債券已累計發行236只、2095億元

2020-03-12 16:14:41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央行、證監會積極采取多項措施,通過債券市場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央行和證監會3月11日表示,截至2020年3月10日,在市場各方共同努力下,已累計發行支持疫情防控債券236只、2095億元,用于防護及醫療物資采購生產及運輸、防疫基礎設施及醫院施工建設、民生保障、物價穩定等疫情防控領域。   下一步,央行、證監會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創新,提升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提高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支持疫情防控債券已累計發行236只、2095億元

3月11日,央行、證監會有關負責同志就債券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人民銀行、證監會積極采取多項措施,通過債券市場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具體包括:一是建立債券發行“綠色通道”,延長債券發行額度有效期、合理調整信息披露時限等針對性措施。二是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并充分利用線上辦理業務,確保債券市場發行登記、承銷分銷、付息兌付、交易結算等各項業務順利進行。三是加大受疫情影響地區機構發行登記、交易、托管等費用減免力度。

截至2020年3月10日,在市場各方共同努力下,已累計發行支持疫情防控債券236只、2095億元,用于防護及醫療物資采購生產及運輸、防疫基礎設施及醫院施工建設、民生保障、物價穩定等疫情防控領域。

另據中國證券報,全國首單綠色創新創業疫情防控公司債發行。3月11日,由東吳證券主承并提供信用保護的全國首單綠色創新創業疫情防控公司債券——“江蘇凱倫股份綠色雙創防疫債券”在深交所成功發行,同時全國首單綠色創新創業債券信用保護合約成功創設。據悉,此單“綠色雙創防疫債券”通過“綠色通道”僅用八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從申報發行到募集資金到賬全部流程。預計本次債券融資年化綜合成本僅為1.1%,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加快改革創新,提升債券市場融資功能

央行、證監會有關負責同志指出,下一步,人民銀行和證監會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創新,提升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提高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一是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積極推動債券產品創新,引導資金流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薄弱環節,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二是加大對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力度,為民營企業發債融資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和便利條件。三是繼續支持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資本債券,提高銀行業資本充足性,增強信貸投放能力,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四是加強違約風險監測預警,健全債券違約處置機制,豐富市場化的違約處置方式。

據介紹,2020年1月,我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達到100.4萬億元,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產品涵蓋了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同業存單、熊貓債等多類品種。2019年企業部門債券凈融資占社會融資總規模的比重將近13%,成為除貸款之外實體企業獲得資金的第二大渠道。2020年3月10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61%,較上年末下行52個基點,帶動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繼續下行。

有關負責同志表示,修訂后的證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開始施行。為做好修訂后的證券法貫徹落實工作,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貫徹實施修訂后的證券法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精神,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品種的發行、交易、登記、托管、結算等,由人民銀行及其指定機構依照《中國人民銀行法》等制定的現行有關規定管理。商業銀行等承銷機構、信用評級等中介服務機構仍按照現行有關規定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正常開展業務。下一步,人民銀行等部門將繼續在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框架下,分工協作,共同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持續健康發展。

違約與風險處置機制加速完善 持續優化完善債市對外開放

對于債券市場違約與風險處置機制建設,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在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關于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有關事宜的通知,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違約及風險處置指南》等三項基礎性制度,進一步明確銀行間市場債券違約的處置路徑和市場化處置手段。近期,又針對發債企業進一步推出債券置換試點,為發行人主動管理債務提供機制便利。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先后發布債券回售業務的通知及發行人債券購回業務的監管問答,明確了債券回售撤銷、回售轉售、發行人債券購回相關業務的開展流程,推動企業化解回售行權的償付風險,規范、優化發行人的債務管理。

有關負責同志介紹,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證監會持續優化完善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制度:一是進一步擴大熊貓債發行規模,推出絲路主題債券和一帶一路債券。二是允許更多外資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承銷和評級業務。三是簡化境外機構入市流程、延長結算周期,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加便利的環境。四是整合QFII/RQFII與直接入市渠道,同時允許境外投資者選擇多家境內金融機構柜臺交易、通過主經紀商或者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外匯風險對沖。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末,境外發行人累計發行熊貓債3816億元人民幣;有814家境外法人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債規模2.3萬億元人民幣。彭博和摩根大通等國際債券指數供應商先后將中國債券納入其主要指數。此外,證監會積極擴展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渠道,研究制定交易所市場熊貓債管理辦法。

關鍵詞: 債券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