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正文

沙浦力爭三年打造“嶺南水鄉·夢里老家”_全球熱訊

2023-06-16 11:12:20來源:南方日報  

沙浦鎮黃布沙村農田俯瞰。

廖文奕 攝

沙浦鎮黃布沙村村容村貌。廖文奕 攝


(相關資料圖)

在6月14日召開的肇慶市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沙浦)現場會上,肇慶市委給沙浦定下“任務書”,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把沙浦鎮全域創建成中國農業公園,打造成為近悅遠來、人人向往的“嶺南水鄉·夢里老家”。

其背后的用意在于,希望沙浦鎮把中國農業公園理念和標準貫穿沙浦鎮發展全過程,按照“一年初見成效、兩年有明顯變化、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目標要求,重塑鄉村價值、保護生態基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清新田園樣板,為全市乃至全省的其他鄉鎮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樣板和經驗啟發。

采寫:王焌鑫

通訊員 梁愛玲 廖通

什么是中國農業公園?

把中國農業公園理念和標準貫穿沙浦鎮發展全過程,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國農業公園。

翻閱農業農村部2008年制定的農業公園的相關標準與《中國農業公園創建指標體系》,沙浦要想創建中國農業公園需滿足六方面基本條件,并按照10+1項一級指標和若干二級指標具體創建。

六方面基本條件指,要有與鄉村、農業文化相關的風景、風物、風俗、風情等具有吸引廣大旅游休閑者的資源稟賦與基本質素;產業結構中必須有農業產業(包括農林牧漁)作為重要方面;有對鄉村實施綠色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與考量;以村域范圍為主體來規劃布局和開發建設;盡力保留原農戶、農民的人居原生態,農民生活情景應活化與融化在農業公園游覽體系當中;有相對完善的管理機構。

具體創建指標中,一級指標尤為重要,是創建公園的基礎,也是創建成功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鄉村風景美麗(有吸引力較強的田園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區美景)、農耕文化濃郁(有展示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農耕文化的場所)、民俗風情獨特(有特色的飲食文化、特色的生產習俗、特色的生活習慣、特色的節令節慶、特色的民間工藝、特色的村規民約、特色的建筑人居)以及歷史遺產有效傳承、產業結構發展合理、生態環境優化、區內經濟主體實力較強、區內居民生活幸福指數較高、服務設施配置完善、品牌形象塑造良好、規劃設計協調等。

對于農業鎮而言,無論是基本條件,還是具體創建指標,均貫穿了鎮域事務方方面面,所以把中國農業公園理念和標準貫穿沙浦鎮發展全過程,將會推動沙浦鎮高質量發展。

沙浦具備哪些創建基礎?

中國農業公園的標準要求,要真真切切基于當地人生活和勞作的土地上生長發展創建。

過去人們進出沙浦,坐船橫渡西江往往是最快路徑,也是主要路徑。但又因水路的交通便利性低,導致沙浦對外聯系不緊密,反而保留下天然淳樸又自給自足的傳統農耕生活方式。

如今走進沙浦,良田千頃、香蕉成林、萬鳥歸棲的生態景象盡收眼底,當地原住居民時而在田間勞作,時而在古樹下乘涼。沙浦已經形成一片獨特的生態區域、世外桃源,純粹、傳統、經典的珠三角原生態農村田園風貌和農業生產體系,長久保留下來的原生態水鄉風貌與嶺南特色和西江風情,使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片清新田園世界。

對標中國農業公園六大基本條件與若干創建標準,沙浦鎮儼然具備一定創建基礎。但鎮域發展有A面就有B面。

當前,沙浦也有成長的煩惱。農業產業有“星星”缺“月亮”,生產經營方式“小、散、弱”,一二三產業聯動不足,生態旅游有“盆景”缺“風景”,文化名片有“特點”缺“看點”等問題也是沙浦的發展現狀,相信沙浦的煩惱也是全省眾多農業鎮面臨的煩惱。

有專家學者表示,中國農業公園不只是一個公園,更是一個產業,一個帶領村民致富的平臺,以中國農業公園為發展平臺,或許能夠找到解決煩惱的破題口。

沙浦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詩琳表示,結合“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沙浦鎮將聚焦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守護生態根本,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該鎮將以本次現場會為新起點努力實現從“農業多”到“農業強”,從“文化小鎮”到“文旅名鎮”,從“生態美”加持到“人文景”相融。

企業的目光同樣關注到沙浦。肇慶百晟源水產良種有限公司(海大集團)廠長、總經理助理魏洋介紹,該公司為海大集團全資子公司,主攻水產種苗工廠化車間育苗。通過車間內循環,水體預沉淀、紫外消毒、粗濾微濾等手段,解決尾水污染問題,實現環境友好型模式。

“沙浦鎮擁有良好自然條件和產業基礎,我們通過工廠化繁殖育種,將助推當地乃至廣東的漁業發展。”魏洋說。

沙浦有哪些創建思路?

觀察成熟案例,剖析背后主導理念、措施做法,結合自身實際實踐應用,方可事半功倍。

2015年,江門臺山入列中國農業公園創建單位,成為全省首個中國農業公園。打造公園要有主題,臺山依托臺山都斛萬畝“廣東第一田”、僑鄉歷史文化名村等元素,選定展示嶺南農耕文化、農業科普主題。依托整個“大公園”的帶動,臺山鄉村變景區、“空心村”變“網紅村”、舊居變民宿、荒地變花海,農村產業新動能不斷涌現。

觀之沙浦,可對標對表中國農業公園評定標準及申報評價體系,積極學習借鑒江門臺山等地先進經驗做法,以田園農業型為創建類型,以“保護傳承、突出特色、融合發展、共建共享、重塑價值”為創建原則,創建中國農業公園。

沙浦鎮黨委委員謝仲略介紹,沙浦鎮已形成了“1環1園·2大示范區·4大體驗區”中國農業公園初步規劃,其中“1環”指沙浦農業大道,“1園”為香蕉博覽園,“2大示范區”分別是糧食安全示范區、農業科技示范區,“4大體驗區”則包括天湖鷺鳥濕地體驗區、硯石文化體驗區、文?鯉特色農業體驗區、沙浦西江老街體驗區。

在現場會上,肇慶市委對沙浦創建中國農業公園提出具體實施要求:首先,需堅持以科學規劃為整體引領,圍繞一產、二產、三產、農業農村風貌和生態文明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加快完成《沙浦鎮創建中國農業公園規劃設計》。

第二,需堅持以山水風光為生態基底,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依托好、利用好、保護好沙浦的生態環境和傳統風貌,讓山水林田湖草相得益彰。

第三,需堅持以特色產業為發展動能,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健全提升經濟組織形式和發展模式,推動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第四,需堅持以鄉村建設為塑形關鍵。以美學思維建設美麗鄉村,在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方面下大力氣。

第五,需堅持以農文旅融合為發展路徑。深度挖掘田園風光、農耕文化等本土資源,做好“開漁節”、劃龍舟等鄉村遺產保護傳承,推動農業生產、農村風貌、休閑旅游等產業形態高度融合。

相信在強化保護好沙浦、發展好沙浦的使命擔當下,沙浦定能實現創建目標任務,打造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中國農業公園,為肇慶推進“百千萬工程”提供更多樣板經驗,為肇慶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作出新的擔當和貢獻。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