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正文

微資訊!一季度資管規模新增5400億,這幾類產品卻縮水,私募業優勝劣汰加速

2023-06-21 19:16:32來源:銀柿財經  

6月2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資管業最新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的資管行業總規模已達到約67.28萬億元,相比2022年年底的66.74萬億元,新增5402億元,增幅0.81%。

其中公募基金體量最大,總規模為26.68萬億元,占比39.7%;私募基金居第二,總規模20.7萬億元,占比30.8%;第三位為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私募資管計劃,總規模6.45萬億元,占比9.6%。

由據中基協數據整理,下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資管業務總體規模增加明顯,但不同類型的產品卻呈現出冷熱不均的現狀。與2022年年底相比,僅有公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養老金、私募基金、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四類產品的規模實現增長,而券商私募資管、基金私募資管、期貨公司私募資管規模全部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公募基金一季度規模增幅2.5%,QDII基金表現最佳

從規模變化看,公募基金是2023年一季度的大贏家,總規模達到26.68萬億元。

相比2022年四季度末,一季度公募基金數量新增142只,份額新增5542.91億份,增幅2.3%;規模(凈值)新增了6467.65億元,增幅2.5%,大幅跑贏資管業的平均水平。

規模增幅最大的主要是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一季度規模(凈值)新增273.64億元,增幅達到8.4%。2023年美股、日股等外圍股市漲勢如虹,大大助推了QDII基金的發展。

如美股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2023年漲幅(截至6月20日)已高達30.58%,其中一季度漲幅16.77%;日本東京日經225指數年初至今(截至6月21日)漲幅為28.67%,其中一季度漲了7.46%。

基金、券商、期貨私募資管產品規模全線縮水

相比之下,基金、券商及期貨公司的私募資管產品規模在2023年一季度全線縮水,表現慘淡。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管計劃規模為6.8萬億元,其中一季度產品數雖然增加了102只,但規模縮水3046.93億元,縮水幅度4.3%。

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管計劃規模為6.5萬億元,其中一季度產品新增286只,規模縮水4223.74億元,縮水幅度6.1%。

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私募資管計劃規模為2933.72億元,其中一季度產品新增76只,規模縮水213.34億元,縮水幅度6.8%。

私募行業加速優勝劣汰,基金管理人一季度少了1491家

與公募基金相對應,私募行業一季度末總體規模達到20.7萬億元,相比2022年年底新增4175億元,增幅2.1%,也是大幅跑贏資管業平均水平的大類。

但從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數變化看,2023年一季度私募業整體正在加速優勝劣汰,其管理人家數相比2022年年底少了1491家,至22176家。

分管理人類型看,關注一級市場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一季度減少1051家,至13252家;關注二級市場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一季度減少403家,至8620家;僅私募資產配置類管理人家數未變。

這一點也可以從中基協公布的私募基金注銷信息來佐證。中基協官網顯示,截至6月21日,2023年以來,已公示1886條私募基金注銷信息,其中由協會注銷的達到1576家,還有285家為主動注銷,而2022年同期總注銷信息為850條,其中協會注銷的僅231家。

業內認為,2023年私募注銷家數大幅上升,是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的結果。2022年年底,中基協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征求意見稿)》及配套指引公開征求意見,2023年3月28日,《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正式公告,其中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實繳資本不低于1000萬,私募基金規模不低于1000萬,私募法人或高管要有5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等,大幅提高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發售私募產品的門檻。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