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正文

房山區全面啟動災后重建工作 三年全面恢復并超過災前水平

2023-08-27 19:14:44來源:青瞳視角  

8月27日上午,房山區災后重建項目開工誓師大會在房山十渡鎮三渡橋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房山區災后重建實施方案由區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按照市級工作部署,明確了“1+5+25”的編制體系。“1”為全區總體實施方案,“5”為各專項規劃實施方案,“25”為各鄉鎮街行動計劃。

據悉,7月29日至8月2日,房山區出現極端強降雨天氣,導致全域受災,受災群眾90.53萬人。目前,全區共設置臨時集中安置點17個,安置人數983人;已完成18800戶78852間房屋鑒定,對符合安全規定的,在做好消殺的前提下,有序組織群眾返家。


(相關資料圖)

房山區災后恢復重建的總體目標為“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近期,利用一年時間,基本完成影響防洪的水毀水利工程修復、損毀房屋修繕加固和農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能力基本恢復到災前水平,讓群眾基本生活無憂。中期,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全面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災區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面恢復并超過災前水平,實施平急兩用設施建設,扎實做好固本強基,使受災地區發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遠期,立足長遠,著力韌性提升、產業升級、福祉提高,優化全區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房山區將圍繞居民住房、水利設施、交通設施、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環境建設、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產業發展等領域,著力推動恢復重建項目落地建設。

對居民住宅采取維修加固、原址重建、異地新建、集中安置等方式,統籌兼顧恢復重建與發展提升,因地制宜全面完成受災居民住房加固及重建。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配租、棚戶區改造等工程進度,加快滿足群眾多元化、多層次的住房需求。同時,強化水的安全保障能力,實施“上蓄、中疏、下排(適當滯)、外擋”的防洪總體布局,著力提升防洪標準,構建由水庫、河道及堤防、分蓄滯洪區組成的全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加強城鄉聯系,開辟進京新通道,強化軌道交通體系建設。在山區打造“兩橫三縱”生命通道骨干路網。推動京昆高速北延(閻村鎮-河北鎮)與108國道三期連接,加快推進房黃亦聯絡線與房易路提級改造工程。建設賈金路、軍紅路、水四路、水石路、十大路、西太平路、良鄉東路東延等道路。

按照遠近結合、適度超前、突出重點的原則,房山區將盡快恢復市政設施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和災害設防標準,逐步構建現代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研究結合南水北調后續規劃,逐漸完善京西地區應急水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設一批供水骨干基礎設施,研究推進南水北調丁家洼水廠,改造良鄉鎮中心區集中供水廠,分期實施平原區、淺山區村莊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完善城市和農村地區排水防澇工程體系,提升重點地區電力系統防洪防澇能力。加快提升山區通信基礎設施防災避險能力,全面提升燃氣管網安全運行水平,保障生活垃圾高效處置。

在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方面,全區教育、醫療、養老、康養、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統籌優化山區災害頻發區域基礎教育資源布局,實施佛子莊中心校和霞云嶺中心校整體搬遷、石樓鎮中小幼教育資源布局優化調整等項目。對水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進行恢復重建,謀劃推進房山區第一醫院遷建工程。加快完成區級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建設。謀劃建設本次暴雨防災減災紀念館,弘揚搶險救援救災精神。

為筑牢首都西南生態屏障,房山區將全面梳理掌控全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避險搬遷,加強應急避險場所建設,逐步完成威脅居民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程。進一步擴大生態空間容量,圍繞綠地與開敞空間完善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提高等,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筑牢首都西南生態屏障。同時,推進“平急兩用”設施建設,加快應急避難場所和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對蓄滯洪區、山區、低洼易澇等地區,就近規劃建設撤離線路和避難場所(避難小屋)。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應急響應平臺、災情檢測預警系統等應急管理智慧系統建設。早預警、早避讓、早防范、早處置,構建“平安房山”,守好首都西南大門。

在產業全面恢復基礎上,房山區將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堅持恢復與提升相結合,構建“1+3+N”的重點功能區發展格局。盡快恢復農業生產能力,推進高標準農田、現代化農業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景區景點重建,研究張坊、十渡等旅游重鎮災后旅游產業重建工作。提升受災企業抗災能力建設,持續壯大高精尖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等產業。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葉婉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魏彤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