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光伏行業又遭美國“卡脖子”,涉事企業火速回應,天合光能今日跌幅超10%

2022-12-06 21:52:47來源:鈦媒體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針對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反規避調查初裁決定(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包括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阿特斯、比亞迪在內的4家中國企業,被該局初步裁定存在“反規避行為”。

受此消息影響,近兩日,A股市場光伏板塊小幅震蕩。美國“反規避行為”究竟講了什么?初步裁定后又會對光伏板塊以及以上公司造成什么樣影響呢?

尚未確定“制裁”結果


(相關資料圖)

鈦媒體APP了解到,該項調查源于今年3月25日。美國商務部聲稱收到投訴指控,有八家制造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太陽能公司,在中國制造組件,然后將這些電池和組件發送到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進行“微加工”(minor processing),然后再出口到美國。因此,美國商務部決定調查關于進口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硅光伏產品。

時隔9個月后,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反規避調查的初裁結果。根據初步裁定結果顯示:比亞迪香港、阿特斯太陽能、天合光能和Vina Solar(隆基綠能子公司)等中國企業,存在反規避行為,將被分別施加 27%、16%、254%、254%的關稅,韓國企業韓華及中國企業晶科等,沒有被裁定存在反規避行為。

美國商務部認為,上述四家公司,屬于中國光伏面板制造商將電池和面板的最終組裝業務外包到這四個工資低廉的東南亞國家,同時仍在使用廉價的中國原材料。美國商務部還稱,未來數月其將進行進一步審計工作,最終裁定結果暫定于2023年5月1日發布。根據觀察者網的報道,上述四家公司的產品,共占美國太陽能電池進口總量的一半以上。

不過,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對鈦媒體APP表示,目前要準確判定本次美國商務部初步裁決對中國相關產業鏈的具體影響還為時尚早,由于美方的標準比較主觀且善變,具體量化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測算和時間檢驗。此外,今年6月拜登簽署了總統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授權2年內或者緊急狀態結束后豁免越、泰、柬、馬四國太陽能電池及其組件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該法令在11月15日已生效,預計在2024年6月結束。

也就是說,不管這次反規避裁定最終如何認定,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2024年6月之前,美國政府尚不會征收增加關稅,對于海外建廠的光伏企業,2023年的業績預計不會受到影響。

對此,比亞迪和天合光能的相關人士也陸續回應媒體稱,目前對公司業績不會造成影響。

此外,陳佳還表示,根據當前中資光伏產業鏈具體情況粗略判斷,東南亞四國大概率會繼續對美出口光伏產品,其他相關供應商則要么調整產業鏈布局,要么被迫改變生產流程中的中國元素;當然產業鏈企業也可以選擇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利益,但美國司法體系的產業訴訟耗時耗力,普通企業難以承受;未來中國核心的光伏產業鏈的產能分布有可能出現較大重組,因此,包括光伏企業在內的中資新能源產業鏈必須抓緊時間修煉內功,同時做好法務儲備,直面即將到來的挑戰。

事實上,美國的“反規避“調查,即使在美國本土也備受質疑。一些光伏行業團體和許多立法者都在積極游說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 (Gina Raimondo),建議放棄調查。美國的數十家太陽能公司將今年春季和夏季的光伏產品價格飆升和面板短缺歸咎于此次調查。他們警告說,這將抑制美國經濟增長,并破壞拜登政府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成本的目標。

早已“盯上”光伏板塊

實際上,美國早已盯上中國的光伏板塊。今年11月,路透社就報道稱,自6月以來,有超1000批來自新疆地區的太陽能組件在美國港口積壓,價值達數億美元。

據了解,美國以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為“借口”,出臺了新法律禁止自中國新疆地區進口產品。美國海關從6月21日到10月25日,一共扣押了來自中國新疆1053批太陽能設備,至今沒有一批獲得清關,導致在美國港口堆積如山,這些太陽能設備主要來自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等三家中國企業。

作為曾經光伏產業領域的霸主,美國如今在光伏領域的地位卻大不如從前。鈦媒體APP注意到,今年以來,美國光伏裝機一直不達預期。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2022年1-8月,美國累計新增光伏裝機14.96GW,同比下降16%,也正是因為裝機不達預期,今年6月,美國才對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四國光伏組件及電池片進口關稅提供24個月豁免周期。

而對比來看,2022年1-10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98.7%,創下史上年新增裝機量的最高記錄。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中,集中式、戶用、工商業三分天下。四季度是光伏裝機旺季,“搶裝”以地面電站為主。旺盛的市場需求驅動制造端強勁增長。前三季度,光伏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四個主要環節產量均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速超40%。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從硅料、硅錠/硅棒/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到光伏產品應用等全球最完整的全產業鏈。到2021年底,我國光伏產業已占據全球主導地位,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在全球產量占比均超過70%。

因此,近十年來,美國都在想方設法打壓中國光伏,但又一直無法擺脫對中國光伏的依賴。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光伏產業目前幾乎完全依賴中國制造商提供的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組件,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和零部件也都來自中國。甚至連光伏產業上游的多晶硅生產,絕大多數也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

對中國企業會有何影響

據鈦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4家光伏企業成功登陸A股,數量是2021年的2.3倍。截至目前,A股光伏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已經有超過133家,市值超過千億的上市公司達10家,競爭較為激烈。一級市場方面,投資機構對光伏企業也熱情滿滿。2022年前三季度共有160家與光伏相關的企業進行融資,其中披露具體金額的38個項目融資額共計高達458.6億元。

因此,盡管美國的反規避調查未涉及到部分企業,但類似寶馨科技等熱門公司也及時發布了公告安撫投資者。寶馨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已與國內各大能源集團及光伏電站領域主要企業達成合作關系?;诖?,公司預計短期內光伏業務的主要客戶集中于國內,海外市場波動尚不會對公司光伏業務造成影響。

從盤面上看,12月6日,幾大光伏熱門公司的股價都有所異動,天合光能今日跌超10%(公司同時受到“分布式業務分拆”傳聞影響),隆基綠能跌1.08%,東方日升跌0.87%,固德威跌1.71%,陽光電源跌2.9%。

但事實上,除了受到美國的反規避調查的影響之外,近期光伏板塊的調整和多個因素相關。西部利得基金認為,一是需求展望存不確定性,2022年受地緣沖突影響,歐洲光伏儲能需求爆發,市場擔憂2023年歐洲光儲需求持續性問題;二是硅料-組件價格高位、疊加海外假期臨近等因素,短期光伏裝機數據環比走弱引發市場擔憂;三是光伏板塊前期漲幅明顯,交易擁擠度高,市場輪動下適當調整。

那么,從投資角度來看,光伏板塊的高景氣度未來還能否持續?對此,鈦媒體APP整理了部分投資者的看法。在估值層面,有基金經理仍認為,光伏行業在未來幾年還有望保持在 20%-30%的增速,因此從配置角度來看也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融通基金基金經理王迪認為,硅料產能釋放激活終端需求,明年快速增長確定性較高。隨著硅料今年四季度進一步釋放,明年硅料仍然有大量產能投放,并且短期已經開始看到硅料端價格出現一定松動,今年組件價格高企的問題有望得到逐步緩解。光伏需求預計明年實現快速增長。歐洲儲能景氣度仍高。市場目前擔心歐洲電價波動,但本質問題是如果俄羅斯對歐洲依然限制供氣,氣價大概率無法回到戰前水平。歐洲戶用光伏和儲能就具備經濟性。同時考慮極低滲透率,渠道覆蓋度也有很大提升空間,景氣度暫時看不到明顯天花板。(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于瑩)

關鍵詞: 光伏行業又遭美國卡脖子 涉事企業火速回應 天合光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