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當前觀察:熱搜!杭州:儲備1.6萬間房供自愿隔離;騰訊“余藥共享”小程序上線;深圳:退燒藥、抗原拆零賣

2022-12-22 08:49:04來源:e公司  


(資料圖片)

來看疫情最新消息。

騰訊新冠藥物互助小程序上線

騰訊出行服務和騰訊地圖21日宣布上線“新冠防護藥物公益互助平臺”,幫助有需要的居民進行“余藥共享”。

據騰訊方面介紹,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居民就醫、購藥需求持續增加。多地政府倡導“鄰里互助、藥品共享”,倡導居民理性、適量、按需購買日常急需藥品,并把多余的感冒藥、退燒藥等防疫物資共享給真正需要的人。為響應相關倡議,騰訊出行服務和騰訊地圖發布了“新冠防護藥物公益互助平臺”。

用戶可通過該平臺的微信小程序進行藥物求助,有多余藥物的用戶也可以進行“余藥共享”。

據騰訊方面介紹,對于有藥物需求的用戶,可以選擇“我需要藥”,根據需求選擇列表中相關部門公布的居家治療常用非處方藥,填寫所在位置、聯系方式、求助說明等信息,完成實名認證后,將自己的用藥需求發布到平臺的信息廣場。

用戶在滿足自身用藥需求前提下,也可以選擇“我有多的藥”,填寫相關信息和實名認證,互幫互助。在完成互助后,上傳互助信息的居民可以選擇“已解決”,下線互助信息。同時,為保障個人信息安全,該產品持續迭代個人信息保護的功能,一鍵生成虛擬號,保護隱私信息。

騰訊方面表示,“新冠防護藥物公益互助平臺”面向公共服務機構免費開放接入,微信公眾號菜單、文章、小程序、H5頁面或現有的App平臺均可接入。

杭州無癥狀輕癥可申請集中隔離

12月21日,“杭州無癥狀輕癥可申請集中隔離”的話題登上熱搜。

據浙江日報報道,12月21日15時30分,杭州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九次新聞發布會,杭州市衛健委、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文廣旅游局相關負責人、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理專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現陽性,又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怎么辦?杭州有沒有相應的集中式居住場所選擇?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錢潮力表示,目前杭州已經儲備建設了75個“健康之家”,共16030間隔離用房,各個區縣市都有。住宿費不高于正常市場價,餐費不超過每人每天100元。

發現自己是陽性的無癥狀感染者或是輕型病例,可以向所在的社區(村)進行申請,由地方防控辦進行綜合研判,評估以后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接到通知以后做好個人防護,點對點自行前往“健康之家”進行隔離。

深圳:退燒藥、抗原拆零銷售 實名購買

12月21日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要求對含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的單方和復方口服制劑等退燒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實行拆零銷售。顧客單人單次購買以上退燒藥品不超過3天的用藥量(液體制劑單人單次只能購買1瓶),購買抗原檢測試劑不超過5人份。

通知提出,顧客須憑身份證購買退燒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零售藥店須對購買者進行實名登記,按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采取措施避免拆零藥械受到污染,并建立拆零臺賬,原包裝要妥善保存。

通知要求零售藥店要做好服務疏導工作,盡力滿足患者用藥合理需求,把藥品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要積極引導顧客理性購買防疫藥品,不盲目“囤藥”;要按照GSP要求指導顧客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或醫囑使用拆零藥品,切勿盲目服藥、疊加用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通知還表示,全市藥品經營企業要積極組織爭取貨源,全力保障市場藥品供應;要嚴格按照GSP規定開展藥品經營活動,確保藥品質量安全;嚴禁出現囤積藥品、哄抬物價、捆綁銷售等不法行為。

發熱門診前亂停車,原則上不予處罰

針對當前疫情態勢,一些大城市暫停執行機動車限行措施。

12月21日,北京宣布自12月22日起,暫緩實施機動車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的交通管理措施(即尾號限行措施)。后續,將結合疫情發展變化和道路交通情況,及時研判恢復尾號限行措施的日期,并提前一周予以通告明確。

12月20日,陜西西安多部門發布通知,根據近期交通流量和疫情形勢,為方便市民朋友出行,決定自2022年12月21日起,暫停執行工作日機動車尾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恢復執行時間另行通告。

同樣在20日,河南鄭州交管部門發布通知,“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市民朋友出行需求較大,為服務市民朋友出行便捷,保障公眾出行防疫安全、交通安全,經市政府同意,自即日起,對鄭州市區機動車違反尾號限行管理規定交通違法行為暫不處罰,何時恢復將及時予以發布?!?/P>

在安徽合肥,20日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商會也提到,近日,少數發熱門診前車輛亂停亂放較多,公安交警部門要及時提醒疏導,原則上不予處罰,也請市民積極配合,共同維護良好交通秩序。

河北省交管部門近日也發布通知,對近期現場查處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以教育警告糾正為主。因疫情導致駕駛人逾期未換證、逾期未審驗、機動車逾期未檢驗的,不進行處罰,不作為事故責任認定條件。對群眾居家導致的停車問題,除影響通行且拒不糾正外,原則上不予處罰。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