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495家中企上市年度盤點:A股市場領跑全球,赴歐上市成新趨勢|鈦度圖聞

2023-01-08 15:48:37來源:鈦媒體  

鈦度圖聞·第七十三期

策劃制作|鈦媒體視覺中心,編輯|劉亞寧,作圖|初彥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資本市場風云變幻,中資企業全球上市腳步也有所放緩。

據統計,中資企業全球市場共完成上市發行495起,有6家企業的募集規模達到了百億元以上,其中,以中國海油、中國中免為代表的“中字頭”企業募資規模較大。

從各市場來看,中資企業內地上市相對積極,416家中資企業上市A股市場;71家中資企業赴港股上市,節奏平穩;在海外市場方面,中國企業赴歐洲發行GDR破冰。

這一年,中資企業上市數量和募資規模均保持較高水平。從各地區來看,廣東、江蘇、浙江、北京四個省市成最大贏家。從各行業來看,信息技術行業、工業行業融資規模超千億。

新年伊始,鈦媒體·鈦度圖聞帶你回顧2022年度的中資企業上市全貌。

495起中資企業上市發行,“中字頭”企業募資規模較大

縱觀2022年中資企業上市全景,在上市數量方面,數據顯示,中資企業全球市場共完成上市發行495起,同比減少20%。其中,A股市場中資企業上市數量最多,占比為84.04%,達416家;香港市場中資企業上市數量為71家,占比為14.34%;海外市場完成發行上市8起,占比為1.61%

在募集資金方面,2022年度募資規模合計約6076億元,同比下降34.53%。其中,A股市場中資企業募集資金5224億元,港股市場中資企業募集資金796億元,海外市場中資企業募集資金56億元,三項數據同比均下滑。

從企業情況看,有6家企業的募集規模達到了百億元以上,“中字頭”企業募資規模較大。其中,在上交所上市的中國海油以323億元的募集資金成為中資企業“募資王”,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中免和天齊鋰業兩家企業排名第二、第三。

粵蘇浙京三省占比近六成,廣東省成最大贏家

從企業注冊地址來看,來自粵蘇浙京的企業占比近6成,達58.2%。來自廣東的上市企業最多,達到91家;其次是來自江蘇和浙江的企業,分別為74家和67家;此外,有55家企業來自北京,排在第四位。

在A股市場中,來自廣東的上市中資企業數量最多,達78家;在港股市場中,來自北京的上市中資企業數量最多,達15家;在海外市場的中資上市企業來自6個地區,數量差距不大。

以募資額計算,北京、廣東地區募資總額突破千億,分別位列第一、第二。其中,在A股、港股市場中,均是來自北京的上市中資企業募資總額最多,分別達909億元和205億元;而來自廣東的中資上市企業在海外市場募資總額最多,達44億元。

上市中資企業來自十大行業,信息技術融資規模最高

鈦媒體·鈦度圖聞發現,這些中資上市公司共來自10個行業。其中,信息技術行業融資規模最多,達2186.2億元;其次是工業行業,融資規模也超千億元,達1095.09億元;排名第三是醫療健康行業。前三大行業的中資企業融資規模占比近7成。

A股市場領跑全球,中企加速發行GDR

從各市場的交易所來看,在A股市場中,深交所完成上市企業最多,有183家;上交所上市企業募集資金最多,達2980億元;總市值也最大,達25647億元。

在港股市場中,71家上市的中資企業均在港交所主板登陸;港股募資規模達796億元,總市值達16106億元。

在海外市場中,有6家中企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1家登陸美交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赴歐洲發行GDR破冰,明陽智能公司選擇倫交所發行,也成為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新規落地以來,首家完成GDR境外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

2022年2月,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將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范圍拓展至瑞士、德國。因此,2022年海外市場形成一個新的趨勢,中國企業到瑞士、倫敦、德國等交易所發行GDR的步伐加速。

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有10家A股公司完成GDR發行,僅一家公司選擇倫交所上市,其余均選擇了瑞交所。

展望2023年,中國企業上市發行是否會迎來新一輪熱潮,值得期待。

數據來源:wind、證券時報等公開資料整理。

關鍵詞: 495家中企上市年度盤點A股市場領跑全球 赴歐上市成新趨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