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世界即時看!李宇嘉:春節樓市,傳遞出不一般的信號!

2023-01-29 17:38:57來源:焦點財經  

本文作者: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

NO. 1|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春節,更關注回家過年、陽康、父母健康、旅游和電影等,對樓市的關注比較弱。克而瑞統計,重點40城春節新房成交同比下降14%,相比2019年下跌32%;諸葛找房統計,重點15城春節新房成交同比下降58.4%。“0供應、0成交”城市很多,比如廈門、杭州、廣州。

可以說,2023年春節,應該是對樓市關注非常弱的一個春節了。

為何?疫情三年,人們開始明白,過去生活中有太多的泡沫、浮華。而且經常為這些泡沫而興奮忘情。但那些沒值多少錢的雞蛋和牛奶、價格不算貴的肉、生病能有及時獲得的藥物和就醫,才是最需要的,而不是那些泡沫和浮華。

當然了,生活還要繼續。疫情憋了三年,甫一放開,大家都開始撒花兒外出。1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測算,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外出的路徑也很清晰:要么回來家過年,看望“陽了”的父母;要么就出去旅游度假。

所以,越是熱點的城市,新房成交越少!平安證券的統計,春節假期7天,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0.57萬平方米,約為2022年春節同期的18%、2019年春節同期的20.3%。

這種情境下,開發商也沒有供應的積極性,大多數城市新增供應為0。一來,開年營銷業績壓力不大;二來,年前集中“陽過”,高危的營銷條線人員相繼倒下了,干脆早點兒放假;三來,“政策全力扶持,但需求仍舊疲軟”,現在不是推盤的好時機,等到“小陽春”再說。

關鍵是,人都走了,賣給誰?當然,一些價格倒掛(低于周邊二手房價)的項目,還是有些客戶的。

NO. 2|貳

但是,二手房市場貌似有點波瀾。貝殼50城二手房“帶看量”,較2022年春節提升28%。成都、重慶二手房“帶看活躍度”比去年春節分別提升1.5倍和1倍。珠三角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回升也較為明顯,惠州、東莞及佛山春節期間帶看量較去年同期翻倍,深圳增幅也達86%。

圖:貝殼50城二手房景氣指數周度走勢

前期二手房降價幅度比新房大,很多房源“一降再降”,很多意向買房的人都在“等等看”。但現在,盡管掛牌價、成交價還在歷史最低位,但政策開始明朗,資金成本也很低,看了很久的房源,業主不愿意繼續降價了。于是,持續觀望的買家開始入場,意向買房的也開始看房。

簡單講,入手二手房的,或近期想入手的,就是確定要買的,看了很久,認為意向的房源,價格可能不會跌了。

不過,二手房掛牌量還在增加。相比去年年中,目前大多數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增長了30%左右,且在售房源量均創歷史新高,很多城市掛牌量超過2年成交量。整體看,熱點城市二手房市場在探底,但考慮到購買力休養生息、供應海量壓頂,二手房市場將繼續在低位徘徊。

但細分市場呈現出了異動!

比如,熱點城市中心區大戶型優質改善房源,學位房等等,成交量增加,價格開始止跌了。這類房源供應缺乏彈性,具有稀缺資源,買家受疫情影響小,具有改善住房的能力和動力。不過,非中心區或外圍新區,二手房市場依舊疲弱,春節期間人口外流更多,市場很冷清。

但總體來看,二手房市場仍舊疲軟,還在下跌中!

NO. 3|叁

既然返鄉的人多了,“返鄉置業”也有一定提振。

《2023春節假期消費趨勢》顯示,返鄉潮帶動了返鄉消費,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額比去年春節漲幅近20%,漲幅超過一二線城市,便利店使用線上支出消費金額同比增長20%-30%。根據克而瑞的數據,35個城市春節期間合計有96個熱銷項目,其中63個位于三四線城市,占比66%。

從新房市場看,一二線城市不及三四線城市

返鄉置業的主要有幾類人群:一是,過去三年留在就業地過年,積累了部分返鄉置業的需求;二是,希望給父母改善居住環境,降低疫情沖擊,或更方便照顧父母;三是,看到有政策紅利(比如利率降至3.8%,“低收入”、大折扣、送車位等),從而激發出買房意愿的。

但這只是短期內外地人帶著資金回來買房,而本地購買力、購買意愿仍非常疲軟一方面,本地人多數有2套房;另一方面,建筑業、房地產、前期線下消費不振,就業和收入受沖擊。返鄉置業,集中在幾個勞務輸出大省,比如蘇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的三四線城市。

另外,這些城市二手房市場更疲弱,多數房源很難賣出去,甚至無人問津(特別是在縣域)。導致本地想要換房的人群,由于手上的房子賣不出去,又沒有多少積蓄,換房需求難以實現。這次回家發現,三四線樓市的流動性越來越差,每況愈下,真的成了“不動產”了。

NO. 4|肆

總結來看,調研春節樓市,發現幾個現象:

一是,對樓市的關注度迅速下降。首先,房價屢屢下跌,哀莫大于心死,不想關注了。其次,低能級城市“感染高峰”在春節前半個月,無暇關注。最后,改善為主,但房子賣不出去,關注也沒用。

二是,老年人的居住環境亟待改善。留守老人或落單老人,面對陽了以后的“沉默性缺氧”,如果沒有子女或社區的及時救助,將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由此想到,這些年我們建設了很多房子,硬件還算過得去,但社區和物業管理等“軟件”跟不上,難言高質量發展。

三是,房子的流通性明顯下降。回鄉發現,多數人在上一輪棚改期或更早買房,現在都有改善的意愿。但即便降價出售,手上的房子也賣不掉,甚至干脆無人問津。春節物業放假,很多小區垃圾成山、電梯壞了無人修理,車亂停亂放。這意味著,存量房供應效率并不高,后期的維護、物業進駐、配套設施及時修繕等,都跟不上,這是當地樓市穩定的最大障礙。

四是,有改善住房的訴求,但缺乏信心。春節假期和親朋好友聚會,大家都希望疫情后經濟社會回歸正常,盡快回到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場景中。前幾年排浪式地買房,現在到了換房、改善居住的又一個“排浪式”住房消費的高峰。記得疫情前幾年春節,大家都信心滿滿地談論,要在哪里買房。現在,大家談到房子,都說計劃要換哪里的房子,但信心非常弱。

近期,各地發布“穩經濟一號文”,把住房消費提振納入到新一年經濟發展的總框架之中,這沒毛病。我認為,目前最重要的,還是修復市場的信心和預期。政策不應直接著眼于樓市消費,而是通過加大低收入和困難群體的兜底保障,完善補充社會保障,推進保租房等供給側改革,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完善失業救助,公建配套同步供給,夯實樓市需求的基礎。

關鍵詞: 李宇嘉:春節樓市 傳遞出不一般的信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