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 正文

欲識河南真面目 只將身在此城中

2023-05-26 23:46:00來源: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年又一年,往事如云煙。歸來又走遠,在天邊……金黃的麥田,生長在家園。在那河之南,在人間……”伴隨著動人的旋律,5月25日,“探尋出彩河南競進密碼——2023全國主流融媒體看河南深調研”活動采訪團走進《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沉浸其間聆聽河南故事,“零距離”感受中原文化的厚重和魅力。入口處十幾米高、兩米多厚的高大夯土城墻有如堆疊的書籍,向大家展示著河南的包容和改變。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總占地622畝,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演出時長最多的戲劇聚落群之一,擁有21個劇場,參演演員近千名,分為3大主劇和18個小劇,劇目總時長近700分鐘。 整個景區采用棋盤式格局,共分56個空間,場景各自不同,21個大大小小的劇場,就埋伏在這56個空間里,旨在通過全方位時空實景再現,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助推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麥田里的博物館,讓這片平凡的黃土地,顯得親切濃烈。”來自湖南紅網的張興誠第一次走進這里,看到巍峨黃土墻、棋盤空間、新銳科技,耳邊循環著歌曲,直言“震撼”,“將黃河文化和河南歷史濃縮成一場高水準的藝術盛宴,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每次來到這里,都有不同的觀感。”香港每日電訊副總編張學鋒表示,從夏商唐宋到春種秋收,從先賢會談到煙火人間,將中華民族千年歷史的無數切面,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或唯美生動,或激昂熱血,每一幕都令人沉醉其中。“還會再找時間,把大小劇目一一看遍。”

“作為一個客家人,語言、風俗、禮儀均有著中原文化的影子。”廣東羊城晚報金羊網資深媒體人熊新元表示,他對《天子駕六》短劇印象深刻,一句話外音“挖吧”,再現先人們的熱血和創造,讓他也有沖向博物館的沖動。 

“太震撼了,在這里更直觀地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悠久的文脈。”浙江日報潮新聞記者孫韻說,特別是穿梭在麥田里,看到夯土墻上徐徐展開的《清明上河圖》,那一刻的沖擊力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欲識河南真面目,只將身在此城中”。工作人員介紹,《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自開城之后憑借著其深厚的文化韻味,吸引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其中不少年輕人來此游學、打卡,18歲至40歲游客占比超80%,省外游客占比超過30%。 

夜幕降臨,麥田邊夯土城墻上的燈光秀再一次留住了游客的腳步,從默默駐足觀看,到情不自禁地鼓掌,再到結束后的感動落淚,這片麥田,種到了來這里的每一個人心里。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 戴宏 李超然)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