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 正文

今日訊!“最美教師”陳玲:堅持愛孩子的初心,在教育教學專業化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2023-06-07 14:42:28來源:信息時報  


(資料圖片)

為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團結激勵全體教師發揮主力軍作用,充分展現教師隊伍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風貌,為推動天河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區教育局聯合區總工會在“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開展尋找2023年“感動天河的最美教師”活動,遴選產生了陳玲等10名“感動天河的最美教師”。最美教師們展現了天河教師立德樹人、無私奉獻、多才多藝的風采和良好師德師風,激勵著廣大天河教師教書育人、奮發進取,不斷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為教育改革發展事業再立新功。

1994年,陳玲從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后到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工作。在一線任教26年,2020學年開始任職保教主任,曾獲 “廣州市好園丁” “天河區好園丁”“天河區第五批骨干教師”“天河區育人獎”等眾多獎項。從教29年來,她始終堅持著愛孩子的初心,并在教育教學專業化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以愛為源為幼兒教育默默奉獻

以愛育愛,真心接納、包容每一位孩子,讓每一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是陳玲一直堅持的理念。如小班一位幼兒情緒波動很厲害,她了解到是由于媽媽懷二胎、孩子缺乏安全感所致,就耐心和孩子聊天,常常找機會撫摸她、擁抱她,與家長溝通對策。漸漸地,幼兒與老師建立信任與依賴,逐漸接受媽媽肚子里的寶寶。
幼兒園開展“科學暢想節”活動,一位媽媽陪伴孩子嘗試“沉下去的回形針”實驗后,看到班群里一些家長選擇的實驗孩子能很快完成,感覺自己選擇的實驗不算很難但孩子需要2個小時,家長感到很崩潰。
了?解到具體情況,陳玲引導家長回憶整個過程孩子的表現。她先表揚家?長耐心陪伴孩子完成實驗,然后幫助她回憶分析,雖然孩子做了快兩個小時,但實驗時沒有發脾氣,一次次重復并耐心等待直到最后成功,這就是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的終身受益的學習品質。”孩子媽恍然大悟。

堅持不懈潛心探討適合幼兒的教學模式

2019年,她撰寫的游戲案例《未來工程師——港珠澳大橋》經省教育廳網站公示后報送教育部參加全國遴選。2020年在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科普科創STEM教育活動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中,該案例也被評為“優秀教學模式”。
陳玲與幼兒一起
陳玲樹立“相信幼兒是有能力的、是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的教育理念,她特別注重觀察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的表現并給予肯定,并從幼兒喜愛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的建構中,觀察挖掘幼兒興趣點,與幼兒一起尋找資料尋求答案,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深入探索解決問題。
陳玲和孩子們從了解港珠澳大橋的結構、設計建構意圖,到自主模仿建構。當幼兒合作建橋遇到困難時她沒有馬上解惑,而是提供情感支持,鼓勵幼兒了解工人叔叔建港珠澳大橋時如何一次又一次想辦法解決困難,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鼓舞幼兒信心滿滿地想辦法合作解決建橋時遇到的難題。

以誠相教引領青年教師成長

作為教育部、財政部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教學實踐基地、廣東省幼兒園園長培訓實踐基地,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每年都會接待來自省內外的幼教同行及來自各大、中專院校的實習生和見習生,陳玲總能熱情地關心青年教師,并多次在市內外幼教同行中進行教學展示。
陳玲面向天河區教師進行《未來工程師——港珠澳大橋》的案例分享
作為幼兒園骨干教師,陳玲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支教活動并扶持年輕教師的工作。任職保教主任后,陳玲會根據教師日常出現的問題展開教研。當發現青年教師們在進行案例分析的撰寫中不知如何入手時,陳玲根據自己成功案例的撰寫經驗,幫助她們以更規范、更豐富的內容展現案例。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多年來,陳玲明確著自己的教育理念,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如今,陳玲已經從教師走到保教主任的崗位上,她始終堅持著愛孩子的初心,并在教育管理專業化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受訪者供圖

消息來源 天河教育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