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 正文

“雙碳”風吹“綠”天山南北

2023-08-16 09:51:34來源:中國新聞網  

8月8日,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預計2025年建成后每年可輸送超過360億千瓦時的電量,其中清潔能源電量占比超過50%。該工程建成后,新疆將形成哈密至鄭州、準東至皖南、哈密至重慶三條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向我國華中、華東、西南地區輸送電能。

今年以來,國網新疆電力聚焦“雙碳”目標,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以建強電網,充分發揮電網平臺樞紐作用,挖掘用戶側消納潛能,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確保新能源高效消納和電力可靠供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得掉——科技創新助力減碳保供

風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飯”,具有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等特點,隨著其大規模高比例接入,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為電網調節、調度帶來較大挑戰。電源、電網、負荷如何有效配合、一體化發展,搭建能源大數據中心,是國網新疆電力給出的“答案”。

2023年5月,國網新疆電力建成具有疆電特色的能源大數據中心,接入770億條數據。在掌握電力、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礎上,對新疆新能源場景“追風逐日”,實現了對新能源運行的動態監測,不斷提升風光預測準確率,以數字化手段推動新能源“能并盡并、能消盡消”。

該中心融合了風光發電實時出力、新能源發電功率、新能源內供外銷電量等數據,并自主開展數據分析。能源大數據中心還可以預測風帶路徑,輔助調度等部門提前安排火電機組停機、申報日前現貨交易、調整疆電外送計劃,根據當日實際情況,通過火電深度調峰、儲能站充電、啟動自備電廠替代交易等方式消納新能源電量,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確保新能源發電接得上、送得出、用得穩。

“按照能源大數據中心提供的優化用能方案,通過電力交易,為杭州亞運會提供綠電交易電量1.7億千瓦時,助力實現‘零碳’亞運?!眹W新疆電力科技數字化部副處長沈佳說。據預計,杭州亞運會賽事用電量預計將達3億千瓦時,新疆成為杭州亞運會綠電供應最大的省份。

推動能源轉型,消費側能效水平提升也必須提檔加速。國網新疆電力依托能源大數據中心積極探索電碳協同路徑,打造電力看八大產業等21項特色數據產品,在消費側推出“供電+能效服務”新模式,幫助企業開展能效、碳效水平行業對標。

堅持新能源發電優先調度,全力保障新能源項目“能并盡并”,也是促進新能源消納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網新疆電力開辟‘綠色通道’,主動對接新能源企業,提前介入、提前商定接網技術方案,實現新能源項目盡早申報、盡快審批。”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處長李國慶介紹。

國網新疆電力通過暢通接網工程綠色通道,推動配套電網工程和新能源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產,提供全過程一站式服務,千方百計提高“綠電”消納水平,為“綠電”出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送得出——強化電網側保障能力

8月3日,在新疆巴州尉犁光伏發電場,一排排整齊的光伏發電板源源不斷地收集陽光,轉換成清潔的綠色電能,輸入到220千伏尉犁變電站,再通過能源“大動脈”輸送到千家萬戶。

與此同時,在距新疆尉犁縣150公里左右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巴州—鐵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正忙,目前該工程全線10個標段1160余名作業人員正在加緊施工,工程迎來施工作業高峰期。

“工程計劃2024年12月底竣工投產,90%的線路途經戈壁、沙漠,我們采取在沙漠段沿線修筑施工臨時道路的方法,降低施工安全風險,提高機械化施工效率,縮短工期。”工程項目經理李俊說。工程建成后將有力支撐新疆電網第三交流外送通道的建設,推進新疆和青海大電網互聯,交流外送能力進一步提升,滿足巴州南部若羌地區新增用電負荷需求。

新疆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全國第一,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全國第二,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推進建設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開發新能源有利于發揮電力產業帶動作用,更好地激發新疆能源資源優勢,推動能源清潔低碳發展、工業強基增效、產業轉型升級。

水、風、光等資源只能就近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網送到負荷中心。這樣一來,推動跨省跨區輸電通道“聯網”、省內主網架“補網”,提升電力資源配置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下,國網新疆電力正在加快推進750千伏巴州-鐵干里克-若羌、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等重點工程建設,以實現更大容量、更廣范圍的電力輸送。

6月10日,鳳凰—亞中Ⅱ回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工程投運后有利于提高烏昌地區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為消納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提供可靠的網架支撐,對于促進新疆特別是烏昌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月14日,喀什—巴楚Ⅱ回、庫車—阿拉爾—巴楚750 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取得核準批復,為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創造了條件。工程的實施能夠提升新疆主網向南疆四地州的輸電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當地新能源的開發送出,對于推動南疆經濟社會健康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新建、擴建新能源輸送“高速公路”,能夠進一步完善電網架構,滿足清潔能源就地消納,持續提高跨區域消納水平,只有全面提高清潔能源輸送和消納能力,才能助力新疆新能源又好又快發展。

1-6月,新能源新增裝機達701.7萬千瓦,同比增長10.5倍,新能源裝機占總裝機容量的40.7%,居西北五省份第一;新能源電量外送204.36億千瓦時,占總外送電量的三成以上……一個個數據,是今年上半年公司主動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的“答卷”。能源資源稟賦優勢正在轉換為發展優勢。

用得好——讓客戶用能更智慧更高效

今年,國網新疆電力以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為出發點,啟動實施了一大批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供電服務項目。“共享用電”工程就是其中的重點工程之一。該工程在全國首次實現掃碼共享用電全場景應用,打造了共享用電“生態圈”,

在阿克蘇網紅景區塔村景區,3臺共享充電設施試點部署在房車營地。6月8日,游客艾克萊木·阿伍提自駕電動車,帶著家人到溫宿縣塔村景區游玩,看到有共享充電樁后,立刻掃碼體驗:“很新鮮,以前來沒看見,有了共享充電樁,就不用四處找農民家去借用充電了?!?/p>

安裝共享充電樁,為綠色出行“續航”。為了解決游客自駕游、戶外露營供電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國網新疆電力選擇在阿克蘇塔村房車營地部署“共享電源”設施,提供功率穩定安全的電源,房車旅客可以通過“網上國網”App掃碼使用,滿足燒水、做飯、汽車充電、空調等臨時用電需求。

硬件設施超前的同時,服務也在同步跟上。

7月26日,在新疆鏵茂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國網庫車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對生產線進行詳細檢查,積極推進竣工驗收、裝表等業務流程,滿足客戶早用電、早投產的用電需求,確保庫車市首家新能源汽車生產線順利投運。

我們一提交用電申請,供電公司就主動上門服務,經過協商很快就確定了供電方案,我們及時用上電,縮短了工期,少不了供電公司的貼心服務和認真負責。”新疆鏵茂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新國表示。

國網新疆電力深入踐行“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的理念,推進電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構建中小微企業快速接電服務模式,優化重點項目掛牌督辦服務機制,設立7X24小時電話服務專線、552名項目長,實現供用電雙方互促共贏,上半年累計完成57戶“八大產業集群”用戶送電,容量344.47萬千伏安。

與此同時,為大力推動能源綠色轉型,聚焦新疆工業、交通、建筑、農業等領域,公司持續推廣高效節能、靈活互動的電能替代新技術,助力相關用戶節能降耗、綠色生產。

在農業方面,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積極服務棉花加工企業開展加工設備“電烘干”技術改造,以電替代傳統化石燃料消耗。截至目前,全疆已有168家企業將籽棉烘干設備替換為電熱風機,占全疆棉花加工企業的59.36%,電烘干技術推廣已初具規模。

在工業方面,大力推動燃煤自備電廠開展清潔能源替代。鼓勵指導各電廠基于自身生產情況和調峰空間,有序開展清潔能源購置,使新能源“綠電”逐步替代燃煤供電,使生產更綠色、更清潔。

在堅強可靠的電網和優質貼心的服務支撐下,綠色電能加電能替代的組合模式不斷推進落地,在實現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消納和大范圍優化配置過程中持續發力,為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動力支撐。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