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金 > 正文

戒指,還香嗎?

2023-08-22 09:59:22來源:秦朔朋友圈?  

在職業膠著期,她與好友打了個賭,賭注是一枚簡單的鉑金戒指:如果他調離上海,她輸他一枚戒指。如果他仍留在魔都,她贏他一枚戒指。

他說:一言為定,駟馬難追。

打賭使得他倆對于可能到來并逐漸逼近的離情別緒變得刻意輕快,而以一枚戒指當賭注,無論誰輸誰贏,都有了眷戀的色彩。它是階段性情誼的信物,也預示著即使遠行,情誼也在內心得以確認、肯定、綿延和升華。戒指成了承上啟下的好道具。它說明了一切,也讓一切盡在不言中。


(資料圖片)

真正的好友情,已經戒掉了廢話,開始用戒指說話。戒指已經介入到全情感場景業務的布局中。

傳統意義上,戒指是一種有特殊含義的飾物,尤其是鑲嵌寶石的貴金屬戒指。項鏈手鐲耳環胸針可以是隨性、是過渡,而戒指則有著某種嚴謹與歸宿意味。

戒指起源于古埃及,是一種契約符號,戴在女人纖細的無名指上,體現女人對伴侶的忠誠與順從。古羅馬時代,男人將刻著自己姓名大寫首字母的戒指送給未婚妻,除了標志著婚約,還說明在簽訂這一契約的同時,他們支付了金錢。

戒指文化其實是西方的文化。在我國古代,戒指不叫戒指,而叫指環。據漢代典籍記載,指環在殷商時代是區分妃嬪等級的紋章。被君王臨幸過的妃嬪,右手要戴上銀指環,一旦有孕,便用金指環替代銀指環,且戴在左手。這與手指上空空如也的妃嬪形成區別。這里的指環并非信物與情誼的表達,僅僅是君王對嬪妃的占有進展記錄。

發展到后來,嬪妃月事階段即帶戒指,表明不能與帝王同房,戒指即“戒止”,是禁欲的委婉表達。服道化十分嚴謹的《甄嬛傳》里,嬪妃們的步搖、簪子、項鏈、點翠、耳墜、玉壺、玉掄、項圈、念珠、手釧都極盡精致奢華,手指上卻似乎很少出現戒指。

第一次較正式提及“戒指”的中國古典作品,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湘云贈襲人、鴛鴦、金釧、平兒等四位賈府實力派主子身邊四位首席大丫鬟絳紋石戒指、南安太妃贈寶釵等人金玉戒指各五個……

書里所說的戒指,僅僅是少女之間的飾品玩意兒,并不昂貴,也無情感信物的指向。當時男女定情,主要用金玉來表示,戒指體量太小,所用玉石寶石通常是雕刻完大件擺件、首飾后的邊角余料。

戒指是歐洲文化的一部分,與歐洲人的心理、宗教和社會活動有著密切關聯。在希臘神話中,戒指是潛藏著某種神秘力量的物件,是王權的象征以及護身符。戒指守護的不僅是手指,而是全部。

結婚儀式上,男女雙方交換戒指的儀式與基督教文化有關,是信徒與神靈之間締結契約的某種標志。歐洲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與戒指有關的規戒詩,表明戒指既非預示著開始,也非結局,它不是瞬間即逝的東西,而是一種永恒的存在。

許多女人為何都希望得到正規且昂貴的戒指,這不僅源于虛榮與自我陶醉,從深層心理層面,更象征著自己對無價青春的懷戀和對情誼歸屬感的向往。

也因此戒指是不能輕率贈予和接受的。《色戒》里易先生沒有給易太太買水油鉆,卻舍得給王佳芝買鴿子蛋。那枚著名的“鴿子蛋”是王佳芝與易先生心理對峙的極點,是人性與大義的對抗極值,也是情的頂峰……

易先生在那一刻深情地說,“我對鉆石不感興趣,我只是喜歡它戴在你手上。”最終理性徹底崩盤。王佳芝確定易先生對她是有感情的,而組織上對她只是利用。在“你死我活”的真實關系里,她把唯一的“我活”的機會讓給了他。那一刻,愛情才是女人最大的理智。

張愛玲如此矛盾與懂得,卻全然輸在胡蘭成手里。胡蘭成說:我于女人,與其是愛,毋寧說是知。

我有一位女友,當年她33歲生日前夕,她的那個他念叨:某某出新款包了,優雅率性,適合你。她知道他的脾氣,再阻攔也會買。不過這些大牌于她并無多少吸引力,于是鼓起勇氣說,要不給我買個戒指吧。鉑金就可以,K金的也行。就是不要太破費……他不置可否。

交往兩年多,她和盤托出情感,他也未曾薄待她。她不是物質化的女人,戒指是她提過的唯一要求。

生日那天午餐時,他拿出一只Tiffany的錦盒,深情地遞給她。她的心狂跳起來。打開盒子,一對璀璨的鉑金鑲圓鉆耳釘跳入她眼簾……恰到好處的大小、切工,有價值也有價格。

他溫柔地說,我給你戴上吧。她語塞,點點頭,內心卻有東西在崩塌。他看穿了她的心。戒指終歸是有說法的東西,他沒有買,卻以他的方式補償了她。這讓她惆悵之余也鄙夷自己的猥瑣。

從最初他就闡明了規則,劃定了疆界,是她僭越了。

再見面時,他倆對那件事心照不宣繞行,卻已明了彼此的訴求和底線,以及還能走多遠。自此,他們加速度地走到了某種結局。后來她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許多變化。一晃12年,如今45歲的她依然單身,中指上閃耀的是自己買的克拉鉆。她說,戒指戴在中指能聚財。回想起來,她最大的人生變局就發端于這枚求不得的戒指。

我們習慣了某種思維:出發就是為了抵達,將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終極,而戒指也成了愛情終極的神圣象征。可并非所有的抵達和終點都有終極輝煌。花朵的終點是凋謝,道路的終點是絕境,生命的終點是死亡,愛情的終點是結婚,婚姻的終點是人間清醒……

無限的離奇性、意外性和持續的緊張感,才是愛情的醍醐味道,而婚戒的確定性恰恰能讓這一切漸漸消失。

弘一法師曾說,等你熬到心中無愛無恨的時候,你就重生了……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生產1克拉裸鉆首先要采集250噸礦石。女人不求在生命中增加歲月,也得要求在歲月中增加生命。我倒是很贊許女人在能力承受范圍之內自己給自己買戒指,只為悅己,這也拓展了戒指的消費場景。

如今的年輕人流行極簡婚禮,加上近十年來持續下降的結婚率,據官方數據推算,中國單身人口已經突破2億,這些導致了天然鉆石市場不斷降溫。鉆石的真愛營銷似乎已經不太靈了。

許多國內傳統珠寶企業2022年的鉆戒、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業務營收都出現了較大的下滑。而卡地亞、Tiffany等品牌溢價嚴重。不少知名珠寶品牌紛紛通過子品牌加入培育鉆石的賽道,出現了大量平替。

不再愿意多繳智商稅的這屆年輕人,多數已經不再相信鉆戒通過包裝傳遞出來的所謂的愛情意義和象征等。也不會用是否戴婚戒來判斷別人的婚戀狀態。隨著結婚人數的持續下跌,消費者心智的不斷提高,能實時傳輸對方心跳的可穿戴設備——智慧指環的流行,傳統婚戀鉆戒還能賣給誰呢?

某網站之前曾發起一項用區區幾個英文單詞來構成一部超微型小說的比賽,得票率較高的作品每個都很虐心。其中有一個說到了戒指:What’s your return policy on rings?

閨蜜去年初離了婚,她見慣世情,誓不再婚,卻感慨在節假日以及遇到心理難關時,再強大的閨蜜團也頂不上一個知心男友的力量。為此,她去山里求簽,老道給她解簽:命運很獨……老道說這話時用洞悉一切的目光打量她,示意她先捐些香油錢,她二話不說,塞上20張大鈔票。她的誠意有些感動老道,老道又說,你若想遇到知己,就把戒指擲到湖心的蓮花臺上,許下這個愿。

她二話沒說,脫下指間的卡地亞鉑金戒,擲了出去。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