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辯證邏輯

2023-06-22 14:06:33來源:個人圖書館-求是1025  

研究的重點是概念的辯證運動以及思維如何通過概念反映現實矛盾。“辯證邏輯”一詞是恩格斯首先提出的,并把它與形式邏輯對立起來。

辯證邏輯研究思維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這是它的哲學性質。它研究思維的形式和規律,并為思維提供規則和方法,這是它的邏輯(廣義)性質。辯證邏輯的基本特性是辯證法、認識論與邏輯的三者統一。唯物辯證法以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最一般規律為研究對象,所以唯物辯證法與辯證邏輯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辯證邏輯與認識論既統一又相區別,它只研究理性思維的辯證運動。辯證邏輯也不同于研究純形式的邏輯學,因為它從形式與內容相結合并聯系思維運動來考察概念、判斷、推理等的相互聯系及它們運動和發展的規律性。形式邏輯則撇開內容而僅考察推理的形式結構。


(相關資料圖)

在辯證思維發展的自發階段,中國、印度和希臘古代哲學家對辯證思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古希臘哲學家關于辯證思維的研究對辯證邏輯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15世紀下半葉以后,特別是18世紀以后,歐洲科學開始蓬勃發展,人們的思維方式也隨之而發生變化,從分門別類的研究方式進展到綜合的考察,即辯證思維。

德國古典哲學家I.康德對辯證思維的研究開始進入自覺階段。他認為傳統邏輯是分析的,而他提出的先驗邏輯是綜合的。先驗邏輯由分析論和辯證論兩部分組成,前者是關于知性的學說,后者是關于理性的學說??档抡J為,當理性把世界作為整體進行考察時,就會出現無法解決的“二律背反”。由于他站在二元論的不可知論立場上,就不可能對上述問題給予正確的解決。

德國古典哲學家G.W.F.黑格爾不滿足于把邏輯限制在知性階段上所作的抽象同一的了解,而要求邏輯必須進到理性階段去把握內在矛盾和多樣性的具體同一的整體。他批評康德把范疇看作與內容相脫離的純粹的主觀形式的觀點,認為思維形式、邏輯的概念和范疇是有內容的,理性是能夠認識真理的。他從邏輯的一般概念、范疇的發展與運動出發總結了思想史。盡管黑格爾的邏輯體系是唯心主義的,而且其中有不少牽強附會之處,但卻包含了許多合理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創立科學的辯證邏輯的主要思想來源。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改造黑格爾哲學的過程中,在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中,奠定了科學的辯證邏輯的基礎。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實際運用辯證邏輯的著作。

列寧深入論述了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三者統一的思想,強調辯證邏輯必須建立在對思維的總結上面,并指出辯證邏輯的主要內容在于研究概念的辯證關系。他提出了辯證邏輯的4個基本要求:①“要真正地認識事物,就必須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聯系和"中介’”。②“要求從事物的發展、"自己運動’、變化中來觀察事物”。③“必須把人的全部實踐……包括到事物的完滿的"定義’中去”。④“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列寧選集》第3版第4卷,第419頁)

辯證邏輯的基本內容包括規律、形式、方法以及范疇等。

辯證邏輯的基本規律是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在思維中的特殊表現,也是對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對立統一關系的反映。

辯證邏輯的思維形式與其所反映的內容有著密切聯系。概念是辯證思維的最基本形式,而辯證思維的其他形式都是概念的進一步展開。概念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同時也是判斷、推理形成和運動的過程。原先以不顯露的形式包含在概念中的矛盾,在判斷中獲得了外露和進一步展開。推理是判斷內含的矛盾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

辯證邏輯的方法是它的基本規律的體現和運用,是再現對象多樣性的方法。①歸納與演繹統一的方法。任何認識過程都是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的過程,因此歸納與演繹必定相互聯系、滲透和轉化。這個方法要求人們從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的相互聯結上來考察對象的內部矛盾及其運動。②分析與綜合統一的方法。從揭示對象的內在矛盾,到采取相應措施解決矛盾的過程,就是分析與綜合統一方法的運用過程。③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抽象指對象某方面的本質規定在思維中的反映。具體指思維對對象各方面本質規定的完整的反映。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思維通過把握對象各方面的本質規定及其相互間的內在聯系,從理論上完整地再現對象多樣性統一的方法。④邏輯與歷史統一的方法。邏輯的過程是歷史(包括客觀事物的歷史及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在思維中的概括反映。在安排理論體系的各個概念、范疇的順序時,應考察對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反映其內在聯系。

辯證邏輯的范疇,如歸納、演繹、分析、綜合、抽象、具體等,是辯證思維的基本環節,也是構成辯證邏輯體系的紐帶。

自從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創立科學辯證邏輯以來,各國學者不斷地對它進行探討。蘇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進行了研究。對它頗具規模的研究,開始于50年代,其中尤以M.M.羅森塔爾的研究最為重要。這時期蘇聯學者主要依據黑格爾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的論述,探討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關系、辯證邏輯的性質、基本原理等。自60年代以后,隨著蘇聯學術界對自然科學新成果和科學方法論的重視,有些學者如D.P.高爾斯基等開始結合科學方法論來研究辯證邏輯。此外,美國、日本、東歐一些國家也有學者研究辯證邏輯。

中國在20世紀30年代就有人著文介紹辯證邏輯。20世紀50~60年代初,中國開展了關于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的大討論。20世紀80年代以后,改革開放給辯證邏輯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出版了不少系統論述辯證邏輯的專著和教材。許多高校哲學系開設了辯證邏輯的專門課程。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學者日益關注國際辯證邏輯研究的前沿成果,辯證邏輯研究展現出新的活力。當前,中國的辯證邏輯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方向:①辯證邏輯基本原理研究。②辯證邏輯形式化研究,特別是辯證矛盾的形式化研究。③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比較研究。④范疇理論研究。⑤作為科學方法論的辯證邏輯研究。⑥作為非經典邏輯的辯證邏輯研究。⑦對現代邏輯和邏輯哲學新成果的辯證審視。⑧辯證邏輯的應用研究。⑨辯證邏輯思想史研究。近些年來,辯證邏輯的形式化研究成為國際辯證邏輯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中國學者桂起權等人在這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2000年之后,從事計算機人工智能研究的學者開始熱情關注并積極投入到辯證邏輯形式化的研究中。

總體而言,與演繹邏輯及歸納邏輯相比,辯證邏輯的理論形態尚不夠成熟,一些基本問題尚待進一步探索與澄清。

張巨青.辯證邏輯導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章沛.辯證邏輯教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張建軍.論當代中國辯證邏輯研究的歷史發展.河南社會科學,2011,(6).桂起權.對我國辯證邏輯的歷史發展之淺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3).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