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視訊!長江宏觀:外需持續走弱是大概率事件,“衰退式順差”料難持續

2022-11-08 08:37:54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于博,黃文琛


事件描述

2022年11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10月外貿數據:以美元計,我國10月出口2983.7億美元,進口2132.2億美元,貿易順差為851.5億美元。


核心觀點

1、10月我國出口增速由正轉負至-0.3%,創下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值。

2、外需走弱是出口回落的主因,美歐日等主要貿易對象制造業PMI均持續回落,對美歐等經濟體出口增速均明顯下降,但對亞洲周邊貿易伙伴出口增速仍然保持了較好增長。

3、進口方面,受疫情影響我國內需仍然偏弱,進口金額同比由正轉負至-0.7%。

4、在海外多國受貨幣政策收緊及高通脹的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外需持續走弱是大概率事件,“衰退式順差”料難持續,不僅我國出口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凈出口對我國經濟的支撐作用也將減弱。


目錄

1.出口增速由正轉負

2.海外景氣整體趨弱

3.汽車出口一枝獨秀

4.疫情壓制進口轉負

5.衰退式順差難持續


以下是正文

出口增速由正轉負

出口增速由正轉負。10月我國出口增速由正轉負,較上月回落6pct至-0.3%,創下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值,與10月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運價指數等表征出口的高頻數據紛紛走弱相互印證。

從重點產品來看,美聯儲強加息周期影響下海外房地產等需求快速回落,我國玩具(-17.9%)、服裝(-16.9%)、家具(-10.6%)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錄得-8.3%,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金額同比漲幅也較上月分別大幅回落至-7.6%、-0.7%。

隨著本輪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外需持續回落導致我國出口面臨較大壓力。

海外景氣整體趨弱

海外景氣整體趨弱。在海外持續高通脹以及貨幣持續緊縮的背景下,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均明顯收縮。

美歐日等主要貿易對象制造業PMI均持續回落,其中歐元區和韓國制造業PMI連續四個月低于榮枯線,美國制造業PMI也回落至榮枯線附近,意味著海外多國經濟有較大下行壓力。

外需走弱對我國出口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10月我國對主要貿易對象的出口增速均出現明顯回落,其中對中國香港、美國、歐盟出口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3.4%、12.6%和9%。

但對亞洲周邊貿易伙伴出口增速仍然保持了較好增長,10月我國對東盟、韓國出口金額同比分別增長20.3%、7%,周邊貿易持續火熱。

汽車出口一枝獨秀

汽車出口一枝獨秀。分結構來看,出口主要代表性商品中,汽車和資源品出口數量仍有較好增長:

一方面,我國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占據領先地位,出口汽車連續四個月量價齊升,且數量因素始終為主要貢獻,指向我國汽車生產制造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我國成品油及稀土等資源品出口數量維持增長,但價格因素仍是主要貢獻。

另外,美聯儲加息影響下,海外房地產市場及消費需求持續降溫,導致家電、家具、手機等下游消費品出口疲軟。

疫情壓制進口轉負

疫情壓制進口轉負。我國疫情持續蔓延,呈現多點散發、影響范圍擴大的趨勢,導致我國內需仍然偏弱,10月我國進口金額同比由正轉負至-0.7%,也創下了2020年9月以來的最低記錄。

除進口原油需求強勁外,我國減少了其他大宗商品的進口,進口鐵礦石、銅和大豆金額同比分別回落26.8%、18.1%、6.1%。

衰退式順差難持續

衰退式順差難持續。今年以來,盡管出口持續面臨下行壓力,但由于外需仍然強于內需,貿易順差整體維持高位,10月錄得851.5億美元。

然而,在海外多國受貨幣政策收緊及高通脹的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外需持續走弱是大概率事件,“衰退式順差”料難持續,不僅我國出口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凈出口對我國經濟的支撐作用也將減弱。

而隨著基建刺激逐步退出、出口增速持續下行,降準降息的必要性也將不斷升溫。

關鍵詞: 衰退式順差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