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康盛生物的“心”也太大了:上市輔導中才發現關聯交易,低價銷售產品給關聯方|IPO觀察

2023-01-18 19:43:58來源:鈦媒體  

1月19日,廣州康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盛生物”)將創業板IPO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3150萬股。公司此次欲募集67480.87萬元分別用于血液凈化產品生產基地擴建項目、血液凈化技術研發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資料圖)

鈦媒體APP注意到,康盛生物在上市輔導過程中,才逐步識別出員工與部分經銷商之間存在關聯關系。經營方面,康盛生物的業績主要依靠經銷商,并且低價賣產品給關聯經銷商。

業績依賴經銷商,低價賣產品給關聯經銷商

康盛生物是一家主要從事血液凈化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 創新型醫療器械企業。

2019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下稱“報告期”,)康盛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7418.65萬元、40181.84萬元、42248.35萬元、20889.4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686.64萬元、6699.91萬元、8103.71萬元、4026.52萬元,其中2019年-2021年營收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26%,增速較為緩慢。

從銷售模式看,康盛生物主要是以經銷為主。報告期內,康盛生物通過經銷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5273.02萬元、26090.35萬元、27216.55萬元、13689.39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67.79%、65.1%、64.47%、65.54%。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康盛生物的前員工或現員工設立公司并成為了康盛生物的經銷商,具體如下: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對此,康盛生物表示,在上市輔導過程中,公司逐步識別出員工與部分經銷商之間存在關聯關系。為清理員工經銷商銷售公司產品的情況,公司自2020年起要求相關員工選擇離職,或僅擔任公司員工、將相關經銷商的客戶資源轉予公司。 在此背景下,部分員工選擇從公司處離職(2020 年5月前完成離職),部分員工選擇僅擔任公司員工并停止相關經銷商與公司的業務合作關系(2020年9月前停止業務合作)。

這就不禁令人疑惑,康盛生物與上述經銷商合作多年,為何在上市輔導中才發現,內控制度到底怎么了?

另外,鈦媒體APP注意到,2016年至今,康盛生物先后設立康碧昇投資、康翔投資兩家員工持股平臺,除了周玲之外,上述康盛生物的前員工或現員工均在康盛生物的員工持股平臺中。那么,對于已離職的覃啟鋒、馬駿、肖云飛、吳克華,其為何還能在員工持股平臺中?

除此之外,在上述康盛生物的員工中,吳克華或許是發展最好的一位。報告期內,康盛生物向吳克華控制的江蘇仁厚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782.81萬元、1117.09萬元、1450.66萬元、848.66萬元,金額持續上升,同時,銷售的具體情況如下:

可見,2019年至2020年,康盛生物向江蘇仁厚血液透析A濃縮液銷售的單價以及產生的毛利率均遠低于其他經銷商。那么,上述價格公允嗎?

“奇異”的毛利率

鈦媒體APP注意到,康盛生物的毛利率存在暴跌的情況。報告期內,康盛生物的毛利率分別為61.17%、50.04%、51.33%、48.93%,其中2020年康盛生物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近11個百分點。由于毛利率的暴跌,康盛生物的毛利率逐漸開始低于同行均值。報告期內,康盛生物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均值分別為51.55%、57.97%、52.74%、51.92%,自2020年起,康盛生物的毛利率就已經開始低于同行均值。

有意思的是,報告期內,康盛生物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69%、5.93%、5.65%、5.02%,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6.25%、4.99%、6.52%、6.85%。也就是說,康盛生物唯一一次研發費用率高于同行均值的情況下,其毛利率卻開始暴跌。

與此同時,相較于研發,康盛生物更熱愛營銷。報告期內,康盛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0871.01萬元、6603.04萬元、7190.39萬元、3351.6萬元,合計約為28016萬元,研發費用分別為2130.19萬元、2383.59萬元、2386.96萬元、1049.64萬元,合計約為7950萬元。就上述問題,鈦媒體 APP 發函至公司,但截至截稿,沒有收到公司的回復。(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鄧皓天)

關鍵詞: 康盛生物的心也太大了上市輔導中才發現關聯交易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