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股東輪番減持,可立克慘遭大跌,加碼新能源能否破局?

2023-02-21 20:47:54來源:鈦媒體  

2月20日,可立克(002782.SZ)公告稱,持股30.90%的控股股東贛州盛妍投資有限公司和持股29.50%的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因自身資金需要,計劃減持不超過2942.21萬股的公司股份,即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6%。


(相關資料圖)

受消息影響,2月21日,可立克開盤后跳空低開然后盤中大跌超7%,截至收盤下跌5.16%,股價收報19.29元,總市值94.59億元。資料顯示,當前盛妍投資是可立克的第一大股東,持有公司30.9%的股份,可立克的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鏗控股盛妍投資90%的股權。

不過,據公告顯示,這次減持并非近一年來可立克的首次減持。

資本運作股價上漲

從可立克近年的股票走勢圖可以看到,最近的兩次減持公告都是在股價出現相對高位的時候,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跟資本運作相關。

2021年可立克對價1.86億元收購海光電子54.25%股權。2022年8月,可立克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自然人李東海所持有的海光電子10%股權。兩次收購成交額總計2.08 億元,獲得海光電子64.25%股權,并取得了控制權。

可立克與海光電子同屬于磁性元件行業,但側重點不同。可立克主營磁性元件和電源,海光電子專注于各類磁性元件產品的研發、制造及銷售。

可立克表示,“海光電子成立于1988年,是國內老牌知名的磁性元件廠商,在通訊電子、汽車電子、光伏儲能、汽車充電樁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汽車電子、光伏儲能、汽車充電樁等新能源領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獲得海光電子控制權后,可立克也披上了新能源的“外衣”。可立克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伍春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市場普遍看好新能源賽道,這也是公司股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海光電子的營業收入達11.20億,但盈利能力堪憂,2020年-2021年,海光電子的凈利潤分別為187.77萬、-692.71萬。也就是說,可立克斥2億元買回的可能是一個資質并不佳的虧損資產。

對于可立克,其目前的賬面資金壓力也是每況愈下。截至去年9月30日,可立克的賬面資金僅為2億元,較2021年底的4.54億元大幅下降超50%。而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近年來卻大幅攀升,從2020年的3.31億元增資至2022年上半年的7.32億元。更為嚴峻的是,可立克的流動負債也在大幅攀升,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流動負債分別為4.54億元、5.96億元、7.51億元。

加碼光伏、充電樁,借新能源突圍

新能源終端市場投資成本大,價值體量高,是大客戶群體最為常見的市場之一。近年來,多家磁性元器件企業已經在新能源市場得到快速成長,相比之下,可立克雖有所布局,但過去發展重心并不在此,新能源市場并非可立克優勢項目,亟需破局。可立克為把握迅猛增長的國內國際新能源行業機遇,正逐步發力補強這一市場。

近期,可立克打出“組合拳”加碼光伏及充電樁項目。2月13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擬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2.25億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擬用于安徽光伏儲能磁性元件智能制造項目和惠州充電樁磁性元件智能制造項目。

募資投資項目的實施,將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可立克在光伏儲能、充電樁用電感與電子變壓器的產能,進一步提高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份額。

雖然可立克2022年度業績低于預期,但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受益于汽車電子、光伏、充電樁等下游新能源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快速增長。同時,公司加大產能擴張和研發投入,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產品盈利能力,使公司經營業績預計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上漲。

據了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立克生產的變壓器、電感、PFC等磁性元件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車載充電機(OBC)、直流-直流變換器等部件。可立克在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公司產品間接供應小鵬汽車、蔚來、理想等車企,公司通過預研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積極開發新能源汽車變壓器等高附加值產品,為公司的利潤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光伏領域,可立克已有升壓電感、逆變電感、共模電感、差模電感、驅動變壓器以及輔助變壓器等光伏儲能類系列產品。同時,公司掌握多項光伏儲能領域和充電樁領域的磁性元件生產環節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發了320kW級別的大功率光伏逆變器用升壓電感和逆變電感產品。(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

關鍵詞: 股東輪番減持 可立克慘遭大跌 加碼新能源能否破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