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日資訊: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哪里最好?最新榜單出爐,看你的城市排名幾何?

2023-02-21 15:47:14來源:券商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21日,在第二屆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論壇上,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發布《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顯示,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整體保持穩定。綜合得分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南京、廣州、北京、杭州、廈門、寧波、長沙和青島。

深圳領跑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榜單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繼續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選取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和27個省會城市,共計36個典型城市作為評估對象。以上一年數據為基礎,由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評估。

《報告》顯示,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整體保持穩定。綜合得分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南京、廣州、北京、杭州、廈門、寧波、長沙和青島。各參評城市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得分情況如下:

(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得分情況表格來源:《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

中小微企業數量逆勢上漲

《報告》指出,各參評城市克服多種因素影響,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小微企業數量逆勢上漲。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參評城市中小企業數量2248.18萬戶,占全國總數的46.8%,較2019年底(1858.46萬戶)年均增長率達9.99%;新注冊企業數量423.28萬戶,占全國總數的46.8%,較2019年底(331.75萬戶)年均增長率達12.96%,其中32個城市新注冊企業數量實現兩年連續增長。

《報告》指出,有利于企業創新的環境加快完善,城市間不平衡狀況有所緩解。近年來,大部分城市創新投入與成果產出出現明顯增長,中小企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評估顯示,各城市研發投入強度均值由2019年的2.54%提升至2021年的2.71%,30個城市投入強度連續兩年上升。

同時,各城市創新成果加快涌現。其中,技術合同成交額均值由2019年的507.25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721.78億元,年均增長率近20%;國內專利授權數量均值由2019年的3.86萬件增加至2021年的5.86萬件,年均增長率超過25%。

《報告》還顯示,各參評城市普惠金融供給持續加大,中小企業融資滿意度有所提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供給不斷發力,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近25%。政策性融資擔保效應持續釋放,參評城市擔保額均值由2019年的62.73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83.8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5.61%。此外,各項政策措施形成合力,推動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所緩解,超80%的企業對融資環境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

(參評城市2019—2021年政策性融資擔保額及擔保費率均值圖標來源:《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

《報告》指出,優質企業培育步伐持續加快,參評城市已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2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由2020年度的905家增加至目前的4572家,占全國總數量50.8%,年均增長率高達124.77%。

疫情影響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顯示出更強的發展韌性。據統計,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九成集中在制造業,2021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30%,增速高于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約11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超10%,比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高約4個百分點。

多地分享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經驗做法

此外,《報告》還列舉了參評城市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主要經驗做法。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方面,深圳市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通過推進電子化招投標、規范保證金管理等,確保中小微企業公平享受政策紅利。武漢市大力推進市場主體信用修復試點,給予企業及時修復信用的機會,切實打造包容審慎監管環境。

構筑普惠金融生態方面,廈門市設立技術創新基金實施“財政政策+金融工具”,引導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向中小微企業精準投放,以政策撬動金融資本服務中小企業。廣州市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知識產權融資模式,助推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效能提升。

完善企業創新體制機制方面,北京市中小微企業“先使用后付費”“零門檻”使用科技成果,促進優質發明專利產業化落地提速。重慶市圍繞重點產業鏈關鍵技術需求,依托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和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基金,構建“總院+分院”“母基金+子基金”的中小企業育成體系。

精準服務專精特新企業方面,寧波市打通專精特新企業產學研協同創新鏈條。青島市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通過“鏈主”企業行、標桿企業行、高校院所行等對接活動,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