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天天關注:美團最新財報背后的“零售+科技”新征程

2023-03-26 17:41:55來源:iDoNews  

題圖 | IC Photo


(資料圖片)

近日,美團發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本年度,美團深入推進“零售+科技”戰略,提高科研投入。同時實現自我減負,降低營銷支出、減少對投資回報比率低的業務的投入,以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財務數據來看,經調整凈利潤在季度和年度中均實現扭虧。

財務數據顯示,美團2022年Q4營收同比增長21.4%至601.3億元人民幣,雖然較上季度有所下滑,但高于市場預期的579.2億元人民幣。凈虧損10.8億元,同比減少79.7%,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的經調整凈利潤為82.9億元,同比轉虧為盈。

公司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2.8%至2199.5億元人民幣,同樣高于預期的2177.8億元人民幣,年內凈虧損66.9億元,同比下降71.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的經調整凈利潤28.3億元,同比轉虧為盈。

01.降本增效做到有的放矢

商家和用戶成就了美團當下的成績。

2022年,平臺活躍商家數量同比增長5.1%至930萬,每位交易用戶平均每年交易筆數同比增14.1%至40.8筆。尤其是即時零售平臺美團閃購,其年度交易用戶及年度活躍商家均同比增長近30%,12月單日訂單量峰值突破1100萬,體現出該業務的內在潛力。

除了業務量的提升,美團利潤情況的好轉也與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降本增效有關。

為了蟄伏過冬,各大互聯網企業都在降低不必要的開支。美團一方面削減投資回報率低的業務的投入,一方面減輕平臺整體補貼費用。

在評估其投資回報率后,美團將美團打車從自運營全面轉向聚合模式,此舉減輕了新業務虧損。數據顯示,新業務經營虧損由2021年的人民 幣359億元收窄至2022年的人民幣284億元。

基于成本控制措施,公司的銷售及營銷開支也由2021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12億元減少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08億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2.7%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至17.9%。其原因與公司確立的高質量發展有關。

美團認為,目前外賣行業的用戶消費習慣已養成,以補貼模式獲取用戶的方式已經失效,未來要通過挖掘存量價值、尋找新增消費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銷售成本也由2021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375億元增長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432億元,占收入百分比由75.8%同比減少4.0個百分點至71.8%。

不過,美團的降本增效并非盲目的。為深入推進“零售+科技”戰略,公司正持續加大關鍵領域科研費用投入,財報顯示,美團全年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4%至207億元,創歷史新高。將降本增效做到有的放矢。

02.即時零售成核心本地商業業務“黑馬”

疫情影響疊加激烈的外部競爭,2022年,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依然抗打。基于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美團通過即時零售和優質線上線下供給,全方位滿足用戶消費需求,實現了業績增長。

2022年第四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包括原有餐飲外賣和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以及美團閃購、民宿以及交通票務等)收入同比增長17.4%至人民幣435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41.0%至人民幣72億元 。2022年全年經營利潤為295億元,同比增長57%。

在這份成績單中,受益于疫情的餐飲外賣業務做出了不少貢獻,但同時,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因被疫情拖累,也抵消了部分收入。

不過,由于已經建立其起強大的消費心智,加上美團為激發本地商戶推出包括“老字號”在內的流量扶持及聯合營銷計劃,2022年,美團到店年度活躍商戶依舊保持增長,小店商戶較2021年增加近50萬家。

如今,疫情沖擊力正在減緩,到店業務將在經濟復蘇的情況下有所好轉,而發展較快的外賣業務則進入到了新的周期。

餐飲外賣是美團的核心業務,去年,該業務單日峰值訂單量突破6000萬單,消費者的用戶粘性在過去幾個季度持續提升。不過,在經歷10多年的發展后,餐飲外賣已經發生變化,不再需要通過補貼培養用戶這方面的消費習慣,而是挖掘存量價值、尋找新的消費需求。

這將成為美團餐飲外賣未來發展的突破口。

相比餐飲外賣行業,以分鐘達為特征的即時零售才剛成為零售行業的風口。美團方面預測,預計到2026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

為了在該市場分到“蛋糕”,美團大力整合商家資源、提高配送時效,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打造無人機配送。

截至2022年底,美團無人機累計配送訂單超12萬單,去年一年完成訂單數超10萬單,平均配送時長約為12分鐘,較傳統配送的平均30分鐘提效近150%。目前,美團無人機航線已覆蓋18個社區和寫字樓,可為近2萬居民提供服務。 

通過數字化技術,美團的即時零售業態得到了快速發展。美團Q4即時配送訂單量同比增長13.6%至48.3億單,全年即時配送訂單量同比增長14%至177億單。其中餐飲外賣單日訂單量峰值突破6000萬單。

除餐飲外賣外,2022年Q4,包含藥品、鮮花、日用雜貨和手機等商品在內的商品單量激增,

單日峰值訂單量突破1100萬單,美團閃購的年度交易用戶及年度活躍商家均同比增長近30%,帶動線下門店入駐。美團平臺上即時零售相關的便利店、小超市近30萬家,數量是2019年的2倍多,商戶的銷量較2019年增長超400%,商品種類是2019年的3倍。

力爭發展廣度和深度的美團還推出了即時零售網絡的補充業態——閃電倉,依托外賣配送體系為用戶提供24小時即時消費體驗。

03.生活服務業的未來

疫情政策改變后,消費復蘇成為趨勢,市場競爭也將全面展開。

目前包括短視頻在內的平臺已經下場做起本地生活,但美團所處的業內頭部地位并不容易撼動,尤其是外賣和到店這種長坡厚雪的積累型業務。

美團的外賣業務在客戶數量、商戶數量以及配送網絡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礎。第三方報告顯示,其配送網絡密度也更大,2022年,在美團平臺上取得收入的騎手就有624萬,京東方面(京東到家+達達)才剛到百萬級別。

這意味著,美團能夠在滿足用戶時效性要求的同時,為用戶提供各種品類的商品。美團的這些優勢已經成為其他競爭對手難以攻破的壁壘。目前,美團的外賣1P(美團配送)業務占比持續維持67%左右水平,能夠保證用戶體驗,而短視頻平臺目前僅能提供有第三方參與的團餐配送服務。 

高效的配送網絡也為平臺即時零售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受益于之前的疫情,消費者已經建立起即時零售消費心智,商戶也開始積極擁抱這部分線上紅利。而美團龐大精密的物流系統將即時零售服務最短定格于分鐘級,對買賣雙方均具有吸引力。這為其后續擴大超市和便利店的覆蓋面以優化不同品類的供給奠定了基礎。

美團正在探索的“閃電倉”供給模式也有望為自身的即時零售業務開拓市場空間。 

閃電倉的貨架擺放更加密集,能夠容納的SKU要比一般的超市和便利店更多,商品豐富度更高,有助于提高客單價。而且閃電倉的消費場景更多,24小時營業的運營模式為其帶來了更多單量。按照天風證券預測,預計到2025年,閃電倉的市場規模可達830億。

將投資回報率較低的打車業務轉為輕運營是平臺走向減虧的一向重要舉措。 

在評估了打車業務的投資回報率和當前的市場情況之后,美團方面決定減少資源投入和配置,從之前的自運營轉為同第三方服務商加強合作的聚合服務模式。這將節省一大筆開支,提高降本增效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美團調整打車業務背后的原因,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上解釋稱“當發現一項業務的增長模式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與預期不一致,或該業務的戰略價值有限,長期無法獨立盈利時,就會進行必要的調整”。

這意味著,未來一些難以盈利的業務將被邊緣化。這種“斷舍離”的經營理念有助于平臺加速實現盈利。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