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世界熱資訊!西南大學團隊揭示水稻雄性核不育調控新機制

2023-03-27 10:52:51來源:重慶日報  


(資料圖)

有沒有辦法讓水稻都結出沉甸甸的稻穗,告別“空心水稻”?3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西南大學了解到,該校水稻研究所研究團隊日前連續在植物學領域國際重要期刊發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水稻雄性核不育調控的新機制,將對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起到學術支撐作用。

研究團隊成員王楠教授解釋,水稻的一生,包括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階段,空心稻就是在生殖生長階段受精失敗所導致。

團隊研究發現,空心稻的花藥發育異常,是因為缺失了一個基因的功能。該基因正是兼職功能蛋白OsUGE1,它既能發揮異構酶作用,又能兼職轉錄激活因子參與水稻絨氈層降解。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以后,業內人士認為,該研究為研究植物雄性發育提供了新的途徑。

西南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何光華介紹,從1973年至今,雜交水稻技術經歷了三次變革,到如今,已發展到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結合雄性核不育突變體進行育種(袁隆平院士稱之為“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水稻研究所團隊揭示兼職功能蛋白OsUGE1參與水稻絨氈層降解的分子機制,對于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將起到學術支撐作用。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