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觀速訊丨櫛風沐雨求發展 春華秋實顯成效——大商所迎來豆粕期權上市六周年

2023-04-03 17:34:10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六年前的3月31日,伴隨著清脆響亮的鳴鑼聲,豆粕期權正式上市交易,填補了我國商品期權的空白,標志著我國期貨市場翻開了工具齊備的新篇章。六年間,在不斷豐富產品體系的同時,大商所持續提升期權市場運行質量,為實體經濟管理風險提供了更多得心應手的工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精工匠心創市場新圖景

截至目前,大商所共上市豆粕、玉米、鐵礦石、LPG、PP、PVC、LLDPE、棕櫚油、豆一、豆二、豆油共11個期權品種,涉及糧油、能源礦產、塑化等產業,累計掛牌合約超3萬個。2022年期權累計成交量近1.79億手,日均持倉量172.70萬手,同比分別增長74.64%和30.94%,展現出了活躍的發展態勢。

特別是較為成熟的豆粕、玉米、棕櫚油和鐵礦石等期權品種,經過多年發展,其成交量已位居商品期權市場前列。根據國際期貨業協會(FIA)的統計數據,2022年大商所豆粕、玉米和棕櫚油期權分別位列全球農產品期權成交第一、第二和第四位,鐵礦石期權則位居全球金屬期權成交第一位。

從期權與期貨市場聯動關系來看,期權期貨成交占比不斷提升。比如,2022年豆粕、玉米、鐵礦石、棕櫚油和LPG期權期貨成交占比分別為16.43%、24.62%、18.86、11.06%和12.32%,同比分別增長55.84%、126.19%、81.98%、164.81%和64.36%。“這表明兩個市場間的良性聯動效應正在逐步形成。”申萬宏源證券金融創新總部副總經理李斌冰表示。

做市功能服務行而不輟

伴隨著豆粕期權的上市,做市商制度也在期權市場落地生根。據統計,2022年做市商持續報價合約的成交量覆蓋了大商所期權上市總成交量的70%,有效持續報價時間比達82%,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有效回應報價比達80%,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做市商持續報價合約平均買賣價差同比收窄63%;參與大商所期權市場的法人客戶數同比增長33%。

做市商制度不僅促進了期權市場活躍和穩健發展,也促成一批“定得準、報得窄、穩得住”的優秀期權做市商快速成長。目前,大商所期權做市商團隊數量較豆粕期權上市時擴充了一倍以上,有力促進了期權市場穩健運行和功能有效發揮。

市場對外開放更上層樓

2022年,隨著期貨和衍生品法的頒布施行,我國期貨市場邁向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的新階段。

在此背景下,大商所堅持合格境外投資者(QFI)和境內特定品種“兩條腿走路”,堅持期貨和期權“雙管齊下”。9月,豆一、豆二、豆粕、豆油、棕櫚油、鐵礦石、LLDPE期權向QFI開放;12月,豆一、豆二、豆粕、豆油期權作為境內特定品種向境外交易者開放。至此,大商所通過QFI路徑和境內特定品種路徑實現對外開放的期權品種分別達到了7個和5個,特別是在油脂油料領域,全部5個期權品種均已通過上述兩條路徑實現了對外開放,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

據悉,目前已有來自新加坡、澳大利亞、瑞士、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客戶參與了大商所期權品種的交易。

“大商所油脂油料期權品種的對外開放,為全球的產業企業提供了更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和策略,可以幫助許多像我們這樣的跨境供應鏈服務商做好套期保值,穩定日常生產經營,使產業流通運轉更加順暢,也有助于促進含權貿易模式在油脂行業的發展。”中商外貿董事總經理張揚說。(嚴曉菲)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