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大項目應接不暇 廣東工業投資增勢迅猛

2023-04-27 07:43:11來源:上海證券報  

張大偉 制圖

總投資超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一期項目提前完成重型塔器吊裝,其大亞灣研發中心破土動工;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惠州)PTA項目現代化的中央控制大樓、PTA主裝置變配電室等裝置相繼建成,首條PTA生產線一次性投料開車成功;珠海高新區的12英寸晶圓級TSV立體集成項目開工……

一季度,廣東立足“制造業當家”,大項目不斷上馬,工業投資呈現迅猛增長態勢。


(資料圖)

工業投資增速強勁

廣東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全省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31.3%,占比5年來首次超過30%,同比增長29.4%,增速高于固定資產投資2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投資20.8個百分點。

“廣東工業投資和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持續較快增長,工業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4月25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紅表示,今年一季度廣東工業投資數據亮眼,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帶動作用顯著。特別是新型儲能業,一季度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達15個。

在工業投資助推下,一季度廣東省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關口,達9006.01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較2022年四季度提高4.4個百分點。

廣東各地市工業投資“爭速賽”也如火如荼。一季度,廣東有16個地市工業投資增速達到兩位數,占比接近八成。例如,河源一季度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3.6%;制造業投資增長41.1%,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速達到62.0%。

大項目不斷上馬

在廣州黃埔區,粵芯半導體累計投資140億元的一、二期項目全面達產。日前,記者在三期建設現場看到,投資達162.5億元的三期項目建設熱火朝天。

“三期項目今年底可以搬入設備,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粵芯半導體三期項目瞄準工業電子和汽車電子這一領域,致力于精進芯片質量規格。”粵芯半導體副總裁吳永君告訴記者,“在粵芯半導體的帶動下,已有近150家半導體上下游企業前來選址,其中95家已簽約落地,逐漸形成了半導體產業鏈的生態圈。”

在廣州番禺汽車城西南部總體規劃面積約7500畝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中,總投資達109億元的因湃電池項目正在建設。據介紹,該項目是目前廣州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項目,占地面積666畝,將從電芯、模組、電池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等方面展開業務,預計2023年10月交付廠房,首批6吉瓦時產線導入計劃于2024年3月前完成,36吉瓦時產線導入將于2025年底全部完成,以滿足60萬輛汽車的市場需求。

3月30日上午,伴隨著樁機轟鳴,12英寸晶圓級TSV立體集成項目在珠海高新區開工,實現了從拿地到動工的“無縫銜接”。該項目定位于行業領先的TSV立體集成科研生產基地,技術水平國際先進,產品類型多元化,覆蓋3D TSV立體集成、2.5D系統集成等領域。

不久前,珠海最大的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在中海福陸重工有限公司珠海場地啟動建設,這是目前珠海最大的車棚分布式光伏項目,將推動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能源結構綠色化,打造“珠海樣板”。

“廣東要保持競爭力,就要發展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的制造業,進一步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是廣東制造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和產業規劃部部長王福強說。

新項目持續涌入

進入二季度,廣東又簽約和引進了不少百億級大項目。

記者在4月18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獲悉,本屆年會簽約重大項目共443個,涉及先進制造業、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制造業項目172個,占總項目數約四成。

同日,中俄直升機產業園項目和粵港澳大灣區(黃埔)醫療科技創新基地項目兩大百億級項目簽約落戶廣州黃埔區。

“我們要突出項目為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下功夫抓新型儲能、食品工業、硅能源產業等大項目落地建設。”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涂高坤表示。

近日,廣州市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按照合作協議,TCL中環將在廣州開發區投資106億元,建設25吉瓦太陽能電池工業4.0智慧工廠項目,主要生產G12 N型TOPCon電池,預計達產產值160億元。據悉,TCL中環廣州項目從洽談到落戶僅用不到一個月時間。該項目預計2023年6月底前動工,2024年建成投產。

在佛山,也有百億級項目拿地開工。3月26日,投資超百億元的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奠基暨開工儀式舉行,該項目總用地800畝,未來將打造行業領先的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據介紹,星源材質項目落地8天完成成片開發方案批準,9天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規備案,9天完成建設用地審批,創下了佛山用地報批手續辦理時效新紀錄。

“廣東各地市協同發展新興產業,對推動全省實現新型工業化、增強產業鏈韌性能發揮重要作用。”粵開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認為,要加快廣東新興產業“鏈式”布局,增強產業鏈韌性、敏捷度和競爭力。同時,要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積極引導廣東各地市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投入,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水平。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