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企業如何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普華永道支招!-天天快看點

2023-06-12 11:33:45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歐盟最新推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對中國出口歐洲的企業帶來了影響,該如何應對?

正在召開的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簡稱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上,普華永道主辦的國際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趨勢論壇同期召開。普華永道稅務部合伙人鐘司亮在會上表示,隨著不同國家區域陸續推出應對氣候變化法規,出口企業面臨的不只是氣候相關信息披露的合規要求,還可能面臨運營成本改變的挑戰。

鐘司亮說,CBAM是歐盟的一種環境貿易政策,旨在解決碳泄露風險,即阻止企業在碳排放管理較為寬松的地區進行高碳排放的生產,再將產品出口至監管嚴格的歐盟。CBAM目前將與歐盟現行的、適用于歐盟境內設施及特定生產活動而制定的碳排放機制(Emission Trade Scheme, ETS)并行運作,旨在確保進口商品的碳排放與歐盟內部生產的商品相當。

“根據CBAM的要求,在2026年前的過渡階段要求企業提交進口產品的碳排放數據,在2026年后企業不僅需要企業提交產品的碳排放數據,還需支付對應的碳排放費用。CBAM目前覆蓋的六類商品包括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以及氫類化工品,未來可能會擴展到更多被ETS覆蓋的行業和產品品類。”

為中國企業支招,鐘司亮提出如下建議:涉及上述六類商品和未來可能受CBAM影響的出口企業,一是及早開展碳盤查并核算相關產品的碳足跡;二是建立數字化的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為未來碳排放數據的核驗提供便利;三是加快制定低碳轉型的戰略和路線圖,盡可能的降低企業和產品層面的碳排放,盡可能減少CBAM對企業成本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