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科研發現:可以這樣找到美國核潛艇

2023-08-15 07:39:02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

1日,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發布的最新研究論文顯示,發現一種新的“潛艇的探測和跟蹤”方案。這篇論文13日被《南華早報》注意到,稱其“威脅美國的海洋霸權”。

這篇題為“自然空化下潛艇感應電磁信號的演化”的論文發布于《中國艦船研究》。論文顯示,使用現有的科技,即可檢測到潛艇。

當物體在液體中前行時,會在后面產生低壓力地帶,因為液體需要“填補”這一物體前行時留下來的空間。如果物體行駛速度足夠快,后面的水壓將短暫低于飽和蒸氣壓,導致水中溶解的氣體蒸發出來,形成細微的空泡。

論文指出,對于潛艇來說,這些空泡隨著潛艇的前進,會在周圍的海水產生復雜的紊流,從而產生電場和磁場,其信號可能比先進磁異常偵測器的靈敏度強3到6個數量級,“均在目前最先進的儀器測量范圍之內”。所產生的電場和磁場頻率極低,介于34至50赫茲之間,屬于極長波的無線電頻率,可以被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反射回地面,或能被數千公里外的儀器檢測到。通過分析磁場的強度和方向,便既可能判定潛艇的位置、也可辨別其動向。

潛艇產生的可檢測特質

研究人員指出,這并不意味著檢測儀器是“百發百中”的,相關信號也可能由其他人類或自然行為產生,而如果潛艇刻意保持低速前進,避免空泡的產生,那么很難用這種方式檢測到。

CNN新聞4月曾報道,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夏威夷聯合情報中心前任行動主任卡爾·舒斯特(Carl Schuster)夸下海口稱“美國在潛艇方面對中國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美國潛艇所具有的打擊力、生存能力和隱蔽性,可以用于有效抗衡中國海軍”。美國的潛艇被許多軍事分析人士認為是“最難檢測到的潛艇”,部分因其裝備的精密聲學和減振系統,使其融入海洋背景噪音中,從而難以通過傳統檢測方式發現。

不過,“自然空化下潛艇感應電磁信號的演化”的作者表示,不論用什么樣的現有技術或材質,高速前進的潛艇都無法避免空泡的產生?!赌先A早報》13日評論直言這一新發現“威脅美國的海洋霸權”。

據《南華早報》2022年9月報道,中國正在研制一種“又能飛、又能潛水的超音速導彈”,稱這種魚雷即便在水下航速也可高達每秒100米,一旦被其鎖定,任何艦船和潛艇都只能坐以待斃。如若這兩種技術得以有效利用以及結合,顯然將加大美國在中國近海部署潛艇的難度。論文作者指出,未來需要更多精確的研究,使這一方案能在實際運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