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報觀察丨遠洋服務:業績下降與獨立性初顯

2023-08-24 05:51:47來源:金融界  

觀點網 如果說2022年是物業行業的“反思年”,那么2023之于物企,或許還處在固本培元,夯實發展基礎的過渡時期。一邊是行業繼續出清,另一邊越發強調企業發展的獨立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部分停牌物企仍游走在退市邊緣,存活下來的在筑底過渡期自然也談不上呈現出亮眼的“翻紅”資料,從目前發布的業績或業績預告來看,鮮見增長。

8月22日晚間,遠洋服務公布了2023上半年的業績,不出意外的營收與利潤雙降。

期內,遠洋服務實現收入人民幣15.558億元,同比下降約4%;毛利為人民幣3.215億元,同比下降約25%;凈利潤為人民幣1.284億元,同比下降52%;擁有人應占溢利為人民幣1.287億元,同比下降約52%;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11元,同比下降約52%。

下行周期里的業績雙降

遠洋服務的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物業管理及商業運營服務、小區增值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三大板塊,今年上半年,三項業務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70%、17.2%及12.8%。

其中,物業管理及商業運營服務收入約為10.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5%。

具體而言,住宅及其他非商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增長明顯,同比增加25%至8.35億元,該部分增長主要由于業務拓展。

截至期末,遠洋服務住宅及其他非商業物業項目合約建筑面積為1.328億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積為9670萬平方米,分別較2022年6月30日增長約16%及29%。總合約物業管理項目達573個,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4%,在管物業數目達465個,同比增35.17%。

商寫運營及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同比減少約8%,約為2.542億元。遠洋服務對此表示,減少主要由于受整體經濟形勢和房地產市場影響,母公司資管業務需求下降,由遠洋服務提供的商業運營服務項目的在管建筑面積較2022年同期有所下降。

據了解,于2023年6月30日,其母公司遠洋集團資管業務需求下降,由遠洋服務提供商業運營服務項目的在管建筑面積為60萬平方米,較2022年6月30日下降約56%。

小區增值服務方面,期內該部分收入為人民幣2.66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2%,占遠洋服務總體收入約17%。

一方面,由于受整體經濟環境和房地產市場下行,來源于小區生活服務及物業經紀業務的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則是收入結構變化,2023年上半年房屋美居服務中,來源于傭金提成并以收益凈額確認收入的比例增加,使房屋美居服務總收入下降。

非業主增值服務方面,上半年實現收入為人民幣1.99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7%,占總體收入的約13%。咨詢服務收入及物業工程服務的大幅減少,是該部分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

據中報披露,由于房地產市場的項目預售活動減少,導致咨詢服務減少,對應收入為5560萬元,同比減少約48%。而在整體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遠洋服務主動收縮了回款保障不理想的業務,進而導致物業工程服務相關的業務下降較多,該部分收入同比減少約64%至5820萬元。

縱覽遠洋服務的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的整體經濟形勢和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對其影響頗深。除收入外,首改因素影響,期內的整體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的約26%減少至約21%,金融資產減值虧損凈額較上年同期增加至7570萬元,增幅達約63%。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來,外匯風險對相當一部分房企、物企的財務表現造成負面影響。而截至期末,遠洋服務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6.244億元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為人民幣490萬元,現金資源總額為人民幣6.293億元,其中約99.8%為人民幣,剩余主要為港元,整體風險可控。

遠洋服務也表示,考慮到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潛在因素,將持續監控外匯風險,并采取審慎措施。

理性回歸后的長效經營

行業回歸理性后,對于物企的評估也回到本質,關注運營服務本身,和企業成長發展的獨立性。

2023年上半年,遠洋服務合約建筑面積中第三方來源占比提升至約58%,新增合約建筑面積中來自第三方的占比約為91%,外拓決心與成效有所顯現。

于2023年6月30日,遠洋服務的項目已覆蓋京津冀區域、環渤海區域、華東區域、華南區域、華中及華西區域5個主要城市群。

作為總部根據地,遠洋服務在京津冀區域和環渤海區域優勢顯著,同時逐漸增加華東區域、華南區域、華中及華西區域的占比。

截至期末,按在管建筑面積劃分,京津冀區域占比約為33%,較上年同期下降5個百分點;環渤海區域占比約為22%,華東區域占比約為19%,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華南區域占比仍保持12%,華中及華西區域占比則提升3個百分點至13%。

若按城市能級劃分,遠洋服務的物業管理項目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杭州、成都等一二線城市,按在管建筑面積劃分,一二線城市占比約為85%。

在管面積中位于一二線城市占比繼續保持高位水平,達85.1%,在管物業費均價上漲至3.6元/月/平方米,且來自關聯方收入占比從去年同期的28%逐步減低至14%。

商業物業運營方面,遠洋服務聚焦購物中心、寫字樓兩大業態,提供具有遠洋特色商寫物業服務。截至期末,由遠洋服務提供商業物業管理服務項目的合約建筑面積為1170萬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積為670萬平方米,較2022年6月30日分別增長約58%和49%,在管建筑面積中一二線城市占比達99%。

今年上半年,遠洋服務第三方外拓聚焦優質項目,堅持以住宅和商寫業態為主,關注項目效益和城市類型,提高外拓標準,重點考察項目現金流、盈利能力和交付時間。第三方外拓面積中,住宅和商寫占比約70%,同時,已有75%的面積已經入場接管產生收益。

具體而言,期內獲取了北京抖音1733總部商業、濰坊歌爾大廈、湛江中海油大廈、京東天津和成都的亞洲一號物流園等優質項目。

截止2023年6月30日,遠洋服務共簽約58個商業項目和43個寫字樓項目,合約建筑面積達1170.9萬平方米,商寫運營及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為2.5億元。

與此同時,遠洋服務通過招投標、合資、戰略合作等多渠道進行規模拓展,持續擴充學校、醫院、產業園、物流園、數據中心、政府設施、城市空間等多業態服務體系。

期內拓展北京中建產研院、北京順豐華北智能物流總部基地、北戴河中直療養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四八醫院等重點項目,在管第三方設施設備運維項目數量同比提升42%。

截止期末,遠洋服務合約物業管理服務全業態項目的數量為666個,合約建筑面積為1.445億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積為1.035億平方米,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9%及30%。

上半年,遠洋服務強化設施設備運維行業布局,進一步擴展業務范圍,完成遠洋機電的收購,以整合遠洋機電與遠洋服務在工程運維、智能化業務方面積累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進一步擴大設施設備專業服務范圍。

進入下半年,遠洋服務又在7月以資產重組的名義接收遠洋集團的4961項車位和168項商業物業,以此來抵消6.26億元的關聯方應收款。

對于更強調管理服務能力的物企而言,在接收該筆重資產之后,遠洋服務或許并不能最大化發揮出資產價值。長期持有顯然并非最優解,如何將資產包妥善安置,甚至通過變現達到優化財務報表的目的,也不失為一種可能。

不過在此之前,車位與商業物業仍能夠為遠洋服務帶來經濟收益。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