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新茶飲供應商先后謀上市,內卷之下,鮮活飲品該如何實現突破?| IPO觀察

2022-11-29 20:37:27來源:鈦媒體  

2022年,新茶飲的“風口”過去了,但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卻迎來了“春天”。繼佳禾食品、德馨食品之后,今年9月末,新茶飲供應商蘇州鮮活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鮮活飲品”)首次公開發行了招股說明書,計劃沖擊上市。


(資料圖片)

鈦媒體APP注意到,在行業的利好之下,鮮活飲品的業績在前幾年迅速提升。但今年以來,伴隨著整個行業的降溫,公司的業績及毛利率下滑都十分明顯,產能利用率更是近乎“砍半”。

對比同行業公司,鮮活飲品的競爭優勢也并不算十分突出。那么,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公司未來該如何實現突破?

各項指標持續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新茶飲綜合解決方案的原料供應商,鮮活飲品主要從事飲品類、口感顆粒類、果醬類和直飲類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于新茶飲供應鏈的重要環節。目前,公司已與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CoCo都可、古茗、滬上阿姨、7分甜、樂樂茶等新茶飲企業以及瑞幸咖啡和盒馬鮮生等新零售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今年9月,鮮活飲品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但鈦媒體APP注意到,公司的財務數據只更新到了今年一季度。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鮮活飲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7億元、8.12億元、10.6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79億元、1.88億元,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穩步增長。但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01億元,歸母凈利潤僅有1521.01萬元,今年的業績存在下滑風險。

鮮活飲品解釋稱,公司主要受區域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為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公司生產階段性停工“”和供銷物流受阻,加之區域疫情封控政策使得公司部分客戶停業和終端消費下滑,以及公司口感顆粒類產品銷售價格下降等綜合因素導致公司業績下滑。

招股書顯示,鮮活飲品產品目前分為飲品類、口感顆粒類、果醬類、直飲類和其他。其中,顆粒類產品在2020年銷量達到3.17億,占總營收比重為39.34%。2021年,其營收3.51億,總營收占比為33.39%。而在今年一季度,鮮活飲品顆粒類收入僅5275.91萬,占總營收比重為26.55%,下滑明顯。

此外,2019年-2021年以及今年一季度,鮮活飲品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6.84%、42.31%、33.64%和24.5%,自2021年以來呈現一定的下滑趨勢。

與此同時,鮮活飲品的產能也在逐年下降,報告期內分別為93.59%、72.84%、79.24%、59.73%。據了解,本次IPO,鮮活飲品擬募資約4.5億元,將分別用于天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廣東肇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但從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僅有一半左右,遠未飽和。對此,鈦媒體APP詢問公司選擇目前時間點募資擴產的契機是什么?未來是否存在產能消化不足的風險?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回復。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鮮活飲品一邊進行募資,另一邊又進行大手筆分紅。數據顯示,僅2021年,鮮活飲品就在5月、7月和12月進行多筆大額派現,2019年至2021年合計分紅更是高達5.04億元,相當于同期內的凈利潤總和。

而從股權結構上看,鮮活飲品的實控人黃國晃、林麗玲系夫妻,二人合計控制鮮活飲品87.1%的股份,持股比例高度集中,這意味著鮮活飲品數億元現金分紅,幾乎都落入實控人夫婦的腰包。

在同業中優勢不突出

實際上,對于新茶飲的供應商們來說,雖然近幾年乘著行業向好的“東風”迅速成長,但想要在“風口”上持續賺到錢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和新茶飲品牌的競爭一樣,對于供應商們來說,也存在同質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在招股書中,鮮活飲品的同類企業包括已上市的佳禾食品、德馨食品以及田野股份等公司,那么,對比同類企業,公司的競爭力表現如何?

資料顯示,德馨食品的主要產品包括飲品濃漿、風味糖漿、飲品小料等;田野股份的產品主要為原料果汁、速凍果蔬、鮮果等,屬于原料果汁企業。而佳禾食品主要從事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體飲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從業績規模上看,2019-2021年,德馨食品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93億元、3.57億元和5.2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98.54萬元、6748.86萬元及9580.51萬元;同期內,田野股份的營收分別為2.9億元、2.66億元和4.59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約為2432萬元、2100萬元和6517萬元;而佳禾食品營業收入18.36億元、18.74億元,23.9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是2.72億元、2.16億元、1.5億元。可見,除了佳禾食品之外,鮮活飲品的業績規模要高于其他兩家。

從賺錢能力上看,鮮活飲品的毛利率要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但從毛利率走勢來看,鮮活飲品今年的毛利率下滑幅度最大。

當下,新式茶飲賽道上玩家眾多,隨著市場增長速度階段性放緩,各家的競爭勢必將進入白熱化狀態。因此,對于鮮活飲品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研發投入,開發出新爆款產品。但從研發投入上看,幾家的研發費用率相差甚微,鮮活飲品在創新上的優勢并不算明顯。

另外,鈦媒體APP注意到,截至今年3月31日,鮮活飲品的員工總數為987人。但研發人員只有53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5.37%。因此,在風險提示中,鮮活飲品表示,公司可能面臨研發技術人員不足的風險。鮮活飲品還表示,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如果公司重要研發技術人員大量流失且公司未能找到合適的替代者,或者公司研發人才隊伍的建設落后于公司業務發展的需求,可能會削弱公司的競爭力,對公司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及未來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未來將如何突破

對于鮮活飲品來說,未來除了要面臨同行業的競爭之外,在行業升級的背景下,公司的客戶一不小心也會變成“對手”。

為了加強競爭力,減少原材料的波動風險,一些新茶飲頭部品牌如今已開始涉足源頭水果種植行業,甚至布局生產制造領域,“走供應商的路,讓供應商無路可走”。可以說,做全產業鏈的建設,行業上下游企業的互相滲透融入,是未來整個行業的趨勢。 

比如,以喜茶為例,其在廣東湛江、江門兩處數百畝香水檸檬生產基地,如今已在運營中。去年8月,蜜雪冰城將觸手直接伸向上游,成立了重慶雪王農業有限公司,布局上游生產加工行業。

鈦媒體APP注意到,在鮮活飲品的前五大客戶中,第一大客戶名為“上島智慧供應鏈有限公司”,從企查查數據看到,該公司由蜜雪冰城全資持股。自2021年之后,蜜雪冰城便成了鮮活飲品第一大客戶,當年為鮮活飲品帶來1.65億營收,占比15.66%。今年一季度,蜜雪冰城營收占比還在增加,收入為5018.13萬,占總收入比重為25.25%。可見,一旦蜜雪冰城因加強產業鏈建設而減少對原材料的采購,將會對鮮活飲品的業績產生直接性影響。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鈦媒體APP表示,雖然新茶飲供應商們從長期看業績增長具有可持續性,但是在短期內,由于疫情影響和消費不振,可能能會經歷較長的低迷期。在行業降溫的背景下,供應商們的突破點在于以產品線與市場的多元化來開辟新的收入增長來源。

也就是說,當前,供應商或許可以參考新茶飲的發展策略,向行業下游蔓延。對于鮮活飲品來說,其從2020年開始布局下游直飲類產品。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度和今年1-3月,公司直飲類產品分別實現銷售收入58.16萬元、2712.66萬元和1249.23萬元,占對應期間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0.07%、2.57%和 6.29%。可見,公司的直飲類飲品增長較為迅速,但整體的業績規模十分微小。

此外,轉移陣地,布局海外市場,也成了國內新茶飲企業的創新之路。但目前對于鮮活飲品來說,其業務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以及華南地區,目前尚未拓展到海外市場。

總得來說,從當前的形勢看,在其他路徑未走通之前,鮮活飲品或許還要經歷一段時間的業績低迷期。(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于瑩)

關鍵詞: 新茶飲供應商先后謀上市 內卷之下 鮮活飲品該如何實現突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