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精準施策力爭開門紅

2023-02-17 08:52:34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資料圖)

新春伊始,各地全力拼經濟,力爭經濟發展首季“開門紅”。有的地方提出要把失去的訂單搶回來、把失去的項目請回來、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有的地方提出初戰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開局就要爭先。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各地密集出臺的這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政策措施,就是以“真金白銀”的激勵政策,滿足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要多措并舉,有效施策,既拼速度,也拼耐力、拼后勁,跑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馬拉松”。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而言,政府的管理水平、治理能力能不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決定了高質量發展能否有效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等目標。對于地方而言,一方面要持續鞏固傳統優勢產業地位,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持續做大做強做優;另一方面要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主攻方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領未來發展。要以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一體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建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去年,黑龍江省在全省開展了“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要轉變阻礙振興發展的保守思想,補齊制約振興發展的能力短板,整治影響振興發展的不良作風,形成見賢思齊、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企業是經濟發展主力軍,企業有信心,市場才有活力,發展才會有動力。要清醒看到,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不少困難、產業鏈供應鏈運行不暢、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依舊存在。頂住三重壓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升創新能力并轉化為生產力,都離不開企業和企業家的積極作為。

當前,解決企業急難愁盼應成為重要突破口。地方政府希望“開門紅”“全年紅”,離不開投資、消費、凈出口“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優化營商環境則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政府要當好企業“服務員”,有些地方停留在嘴面上,有些地方落實在行動中,有些地方僅使出三分力,有些地方不惜使出十二分力氣,采取不同做法,經濟發展局面也會千差萬別。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原則,就要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充分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激發企業家精神,形成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生動局面,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根基才能更加穩固。

關鍵詞: 精準施策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