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天天觀焦點:債券通開閘這六年:“一通百通” 金融市場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2023-07-04 09:33:22來源:上海證券報  

5月成交總額9729億元、月度日均成交量463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亮眼的數據,折射出債券通“北向通”持續攀高的熱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3日,債券通迎來六周年。作為連接境內外金融市場、促進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六年來,債券通取得一系列開放成果,展現了這一機制的生命力。國際投資者在共享中國大市場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在期待債券通“下一站”能夠迎來更多開放舉措。

債券通連接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

合作發展頻添新彩

2017年7月,債券通“北向通”率先上線,為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境內債券市場提供了一條新渠道;2021年9月,在債券通“北向通”落地4年之際,債券通“南向通”正式“發車”,債券通實現雙向開放;今年5月,基于債券通這一基礎,“互換通”正式上線運行。

“債券通優化了中國債市的準入條件,帶動了境外投資者數量的增加,投資者結構更加多元、交易也更加活躍。”彭博大中華區總裁汪大海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景順董事總經理、亞太區固定收益主管黃嘉誠稱,延長境外投資者結算周期、續發國債以提高流動性等一系列便利舉措,使境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投資中國債市更加便捷、頻繁。

債券通見證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快速成長。近六年間,債券通日均交易量從開通首年的20億元左右躍升至如今超過400億元。參與主體也持續擴容,當前已有1100多家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至今年5月末,境外機構投資我國債券規模約3.2萬億元,較債券通開通前增加2.26萬億元。

黃嘉誠說,“北向通”落地時,短時間內就吸引了全球市場的目光。“北向通”開閘后,投資者開戶申請流程顯著簡化,境外投資人能夠更便利地參與境內債券投資。而這之后“南向通”的啟航,則意味著境內與香港債券市場資金“南北往來、互聯互通”的完整閉環構建完成。

“全球投資者熱情響應債券通項下的持續開放。”德意志銀行全球新興市場中國區交易總監、德銀中國上海分行副行長徐肇廷對記者表示,通過債券通,全球性的銀行、券商、對沖基金等得以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海外投資者債券交易投資渠道進一步拓寬。“互換通”近期推出后,持有中國債券的海外機構可以進入在岸人民幣利率掉期市場,為其利率風險管理提供了更多選擇。

數據顯示,互換通業務今年5月上線至今,已有33家境外投資者入市,日均成交額約37億元人民幣,總計成交額超1200億元人民幣。

中國債市成為國際投資者關鍵選項

開放萌生新機遇

境外投資者對于人民幣債券的需求,是我國債券市場開放的源動力。

“在彭博近期舉辦的系列研討會中,參會的投資者表達了一個共識:中國債券市場早已成為全球投資者不可忽視的重要市場。”汪大海表示,全球市場環境復雜多變,中國債券已成為國際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獲得相對穩健收益的關鍵選項。

中國債券市場將在全球金融市場中承擔更重要的角色。“長遠來看,由于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和經濟發展潛力,以及獨立、穩健的貨幣政策,國際投資者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仍然是長期趨勢。”汪大海說。

國際投資者期待更廣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參與中國債券市場。就開放層面而言,業內認為,中國債券市場面臨信用債市場、衍生品市場和綠色債券市場三方面機遇。

“境外投資者對于中國信用債市場的關注度正在上升。”汪大海表示,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債券頭寸主要集中在利率債,信用債持有規模相對較小。在這一領域,信用評級與國際接軌、信用風險以及市場流動性等層面仍待進一步完善。黃嘉誠也表示,隨著披露性、流動性等方面的提升,更多外資將關注中國境內的高收益債機會。

衍生品市場開放也有發展空間。汪大海說,“互換通”開啟了衍生品市場開放的大門,投資者非常期待能使用更多衍生品工具,更好地管理風險。

此外,綠色債券市場將受到更多關注。汪大海表示,投資者對于參與中國巨大的綠色債券市場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但同時也面臨數據透明度不足等挑戰。

市場展望債券通“下一站”

期待細節進一步優化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不斷提升,令各方對于債券通的持續發展抱以更高期待。立足六周年時點,市場殷切展望債券通的“下一站”,期待其持續創新開放、細節進一步優化。

“當前,境內外投資者、跨境投資都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債券通的更好發展離不開交易登記程序的進一步簡化、市場配套的持續完善,以及產品多元化的發展。”黃嘉誠表示,債券通的便利性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圍繞簡化債券通申請流程以及“南向通”的跨境資金管理,黃嘉誠表示,目前交易登記程序還有進一步簡化的空間。同時,當前“南向通”存在額度機制,以避免大規模資金跨境流出,但隨著熱度逐漸增加,投資者對“南向通”擴容的需求可能會加大。

針對完善配套的風險對沖策略需求,黃嘉誠說,在通過債券通進行跨境投資的時候,不論是境內還是境外投資者對風險對沖策略的需求都相對比較大。“除了通過‘互換通’進行利率互換產品的交易之外,也可以考慮將債券期貨和回購協議納入在可跨境交易的范圍內。這些產品的納入將進一步為境內外投資人提供更豐富的工具,以有效管理投資組合的風險。”

徐肇廷也期待著債券通項下的更多開放舉措。比如,對海外投資者開放回購市場,便利其利用中國銀行間資金進行融資;同時,期待進一步引入全球投資者進入國債期貨市場。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