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SPD概念大火:醫藥反腐風暴下的“凈土”?| 鈦媒體焦點

2023-08-21 09:44:35來源:金融界  

來源于視覺中國

醫藥反腐風暴中,SPD(院內物流管理系統)因其“透明化且可追溯的藥品流通”大火,相關概念股開開實業(600272.SH)一度走出7天6板的行情,此外,塞力醫療(603716.SH)、九州通(600998.SH)等等相關個股也有異動。

市場情緒高漲的背后,SPD到底是概念炒作的資本游戲?還是市場機會?


(相關資料圖)

一位醫藥分析師對鈦媒體APP表示,SPD能夠幫助醫院降本增效,具有剛需性,在醫藥反腐中,“以藥養醫”將成為過去式,具有“透明化”特點的SPD確實會有增量,但增量現在還不明顯,仍需時間驗證;在資本市場中,有的公司確實擁有SPD業務,但相關業務做得并不好,要謹防炒概念的公司。

醫藥反腐推高SPD預期

SPD即醫療用品的供應、庫存管理、加工等物流活動的集中處理或外包管理辦法,包括軟件及智能硬件等配套設備。簡言之,SPD能夠實現醫療用品在采、供、存、用、結算等環節數字化留痕,這就意味著在SPD系統中,醫療用品“零加成”成為可能,讓醫藥腐敗分子無空可鉆。

因此,隨著醫藥反腐之風吹的越來越猛,資本市場上SPD概念也愈發火熱。

細究下來,背后的市場邏輯主要在于三點:一是SPD在公立醫院內的滲透率很低,意味著未來市場空間廣闊;二是在SPD系統的剛需性,尤其能極大提高龐雜的醫療器械運營管理效率;三是政策端的加持。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1年末,我國共有11804家公立醫院,按照此市場存量推算,截止2022年10月,我國醫療器械SPD項目在全國公立醫院的滲透率約為5.5%。

來源于器械之家、開源證券

滲透率較低的原因,醫藥腐敗之外,也有醫療器械SPD項目鋪開較晚的因素。據鈦媒體APP了解,國內首批SPD項目于2013年底左右啟動,最初以藥品為主,后隨著2017年、2018年耗材也開始實行“器械零加成”“兩票制”等政策后,相關SPD項目才得以快速推開。

據中物聯醫療器械供應鏈分會數據,從2019年到2022年10月,收集到國內開展SPD項目的公立醫院數從32個快速增長到647個,增勢頗為強勁。

聚焦至項目本身,一個醫院的醫療器械規格及類別有上萬種,運營管理的復雜程度也更高;疊加醫藥及醫療器械作為醫院的最主要成本,占據55%左右,因此作為具有“降本增效”的SPD項目在醫院端具備剛需性。

也正是基于上述特點,使得SPD項目的價值相對較高。據建發致新(A22384.SZ)招股書,公司2022年主要客戶平均每家醫院一年的收費599萬元。據開源證券數據,按照不同級別的醫院滲透率進行估算,2025年規模有望達1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端近年來持續加大對SPD的支持力度。在《三級醫療評審標準(2020版)安徽省實施細則》、《貴州省智慧億元三年提升計劃(2021-2023)實施方案》等文件中,提及要通過供應鏈管理(SPD)等技術推進醫院集約化運營服務、將“使用SPD對醫用耗材實行全流程規范管理”認定為最高級A級標準等。

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網

而隨著醫藥反腐強度的加大,SPD項目有加速落地趨勢。據中國政府采購網,8月16日,上海嘉定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域化醫藥物資SPD項目(藥品軟件)中標公告發布;同日,清流縣總醫院醫用耗材及檢驗試劑、藥房供應鏈物流集中配送服務(SPD)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也發布。

SPD也存隱憂

競爭格局來看,據開源證券數據,國藥控股(01099.HK)目前掌握著所有醫療器械商業企業主導SPD市場份額的41%。此外,塞力醫療、國科恒泰(301370.SZ)、上海醫藥(601607.SH)、九州通(600998.SH)、開開實業、建發新致等醫藥流通企業也擁有一定的SPD業務,其中塞力醫療2022年SPD業務占比為29.8%。

鈦媒體APP了解到,SPD主要分為純軟硬件供應商模式、醫藥商業公司服務模式、醫藥商業公司集配模式以及獨立于醫院與供應商的第三方SPD運營服務商模式等。目前的SPD系統更多只是覆蓋醫藥商業公司和醫院端,遠未達到“原料廠商-生產企業-商業公司-醫院-患者”的全鏈模式。

在上述部分模式中,業內存在擔憂,SPD目前存在低水平競爭等,比如部分醫藥商業公司不僅為醫院提供SPD系統的運營及服務,掌握著醫院的藥品、醫療器械采購權的同時,也在為醫院供應藥品、醫療器械等,此前也有部分醫藥商業公司免費贈送SPD業務的現象。

“近水樓臺先得月,感情上自然會有所傾向,這也很難說公平與否。”一位醫藥商業公司人士坦言。

如何規避?目前已有醫院從源頭上開始限制。公開資料顯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醫用耗材SPD招標文件提出“投標人不得與招標人存在醫用耗材銷售業務關系”;西安市第一醫院在SPD藥品智慧供應鏈服務項目招標中也要求“投標人不得與招標人存在業務關系”。

此外,上述醫藥分析師告訴鈦媒體APP,目前市場上不乏降本增效不及預期的SPD項目,也有游資借此炒概念等。

開開實業8月17日龍虎榜,來源于東方財富龍虎榜數據

以“7天6板”的開開實業為例,便不乏游資爆炒的現象。有著“拉薩天團”市場之稱的東方財富拉薩東環路第一證券營業部、東方財富拉薩東環路第二證券營業部、東方財富拉薩團結路第二證券營業部頻繁現身于開開實業近日的龍虎榜中。

而開開實業本身,SPD業務營收占比不足10%。據公司公告,旗下負責SPD業務的子公司雷西精益2022年營業收入8.94億元,占據公司營收比重較低,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尚未實現盈利;而開開實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降超40%。

SPD業務公司人士及行業分析人士等對鈦媒體APP坦言,醫藥反腐長路漫漫,增量的SPD項目落地等也需要較長的流程,真正體現在業績上仍需要較長的時間。這也意味著SPD短期內難以大爆發。

整體而言,市場的這一輪暴漲更像是殷切的期待,市場期待著醫藥廠商等不再用高額的銷售費用去換取進院的銷量,而是專注于研發及臨床價值等,市場期待著反腐后的正規化和公平競爭。(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 張海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