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新式茶飲賽道內卷加劇,鮮活飲品們還能“躺賺”嗎?

2022-11-22 09:47:53來源:每財網  


(資料圖片)

新式茶飲品牌越來越“卷不起”了,紛紛尋求降低成本,減少對原料供應商的采購。上游的鮮活飲品們競爭加劇,“躺賺”的日子還剩多少?

年輕人最愛的新式茶飲,依然在內卷中艱難經營,業績虧損更是家常便飯。奈雪的茶自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始終未能擺脫虧損困境,股價更是一落千丈。喜茶放棄旗下子品牌“喜小茶”,宣告中低端市場試水失敗,并放下身段開放加盟。

反觀新式茶飲的供應鏈,下游品牌在終端市場“沖鋒陷陣”,上游供應商似乎在“躺賺數錢”。今年來,多家新式茶飲上游供應商紛紛謀求上市,財務狀況也浮出水面。相比下游虧損困境,上游供應商年入數十億元。

“唇亡齒寒”的道理,下游內卷加劇,上游也受到牽連。以鮮活飲品為例,該企業主要供應中低端新式茶飲品牌,第一大客戶是蜜雪冰城。近幾年來,鮮活飲品毛利率下滑顯著,從2019年的36.84%降至2022年一季末的24.50%。

事實上,鮮活飲品的同行德馨食品、田野股份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行業價格內卷導致毛利率逐年降低。同時,新式茶飲越來越“卷不起”了蜜雪冰城、喜茶等頭部品牌開始自建工廠,布局上游供應鏈。

01

卷不起的新茶飲

“內卷”一詞經常伴隨著新式茶飲行業,但主要針對的還是下游品牌。行業之所以陷入內卷,主要原因還是行業門檻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同的品牌的同一類產品,越來越難分辨出的口味上的差異。

田野股份也在招股書中坦然,由于新茶飲行業門檻較低,新型網紅產品一經推出,則會被其他茶飲品牌快速復制,行業產品同質化趨勢明顯,使用的水果也大同小異。

為了能在眾多同質化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的流量和討論話題,新式茶飲需要不斷刷新品牌的存在感,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新鮮感。

“聯名”便是行業內卷的一種體現。各大新式茶飲不斷與影視劇、舞劇、游戲等內容聯名,以提高品牌和產品的熱度。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喜茶至少跟13個IP有過聯名活動,涉及影視、服裝、游戲、餐飲等多個行業。

產品的內卷亦有增無減。據浙商證券(行情601878,診股)研報,2021年喜茶產品上新時長為0.7周,奈雪的茶為1.2周。為提高產品的新鮮度,新式茶飲奇招跌出,把各種小眾水果搬出臺面,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此外,針對消費者“養生”“熬夜”等需求,新式茶飲還推出“人參水”、“熬夜水”。

盡管如此,新式茶飲也很難打造產品差異化,新品爆款推出,各家很快跟進。最后,新式茶飲只能卷價格。在2022年初,頭部品牌開始輪番降價,喜茶宣布不再推出29元以上飲品,奈雪的茶也大減價,最低的產品只有9元。

但很快,新式茶飲品牌發現“卷不起”了,紛紛尋求降低成本。近期,在外賣平臺上,新式茶飲開始“抵制滿減”,直接取消大額的滿減活動。“滿25減10”“滿20減10”等優惠不再,取代而至的是“70減1”“36減1”,喜茶更是全面取消滿減。

02

鮮活飲品們還能“躺賺”嗎?

新式茶飲賽道興起,吸引無數資本入場,但淘金者顯然不如賣鏟子的商家賺錢。相對于下游品牌內卷加劇、業績虧損,上游的供應鏈則是另一幅景象。

新式茶飲原料供應商經營風險更小,近幾年來仿佛是在躺著賺錢。從德馨食品、田野股份、鮮活飲品的招股書來看,2019年至2021年,各家合計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5億元、1.11億元和4.97億元。

不過,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下游內卷嚴重,新式茶供應鏈也并非高枕無憂。據鮮活飲品的招股書,原料供應商正陷入毛利率下滑的困境。

在2019年,原料供應商綜合毛利率維持在30%上下,德馨股份更是達到40%以上。至2021年,除了田野股份毛利率較為平穩外,其他原料供應商毛利率均普遍下滑,佳禾食品(行情605300,診股)毛利率更是降至11.47%。

以鮮活飲品為例,2019年至2021年,其毛利率從36.84%下降至33.64%,至2022年一季度進一步下滑到24.50%。鮮活飲品毛利率大幅下滑,問題主要出在口感顆粒類產品上。

口感顆粒類產品包括芋圓、椰果、晶球等,原本屬于高毛利率產品。2019年只2021年,該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8.72%、57.77%和43.62%,到2022年一季度驟降至19.96%。從銷售單價來看,2019年,該產品單價為13.30元/KG,至2022年一季度,單價降至7.92元/KG。

另一方面,飲品類產品毛利率也有所下滑。飲品類產品包括果蔬汁類飲料(濃漿)、風味飲料和速凍果蔬汁飲料等,是鮮活飲品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收入占比52.12%。2019年至2022年,該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2.67%、33.74%和30.05%,至2022年一季度,降到26.47%。

03

下游打算“另起爐灶”?

鮮活飲品的客戶主要是中低端茶飲品牌,包括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CoCo都可、古茗、滬上阿姨、7分甜、樂樂茶、冰雪時光、吾飲良品、700CC、阿水大杯茶和巡茶等新茶飲企業以及瑞幸咖啡和盒馬鮮生等新零售企業。

除蜜雪冰城、瑞信咖啡和盒馬外,其余客戶都是二三線品牌,瑞信咖啡也僅在2020年進入前五大客戶,盒馬在2022年一季度進入前五大客戶。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并沒有成為鮮活飲品的客戶。

其中,蜜雪冰城是鮮活飲品第一大客戶。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控股的上島智慧供應鏈有限公司,分別向鮮活飲品采購1.65億元及5018萬元的原料,分別占其總收入比例15.66%及25.25%。由此可見,鮮活飲品對蜜雪冰城的依賴加深。

然而在行業內卷之下,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等頭部新式茶飲品牌都在發力上游供應鏈,減少對供應商的原料采購,以減低成本。早在2012年,蜜雪冰城就成立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搭建了獨立研發中心和中央工廠,并在2014年建設倉儲物流中心,實行物料免費運送的政策。

據公開資料,截至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已建立起252畝智能制造產業園,13萬平方米全自動化生產車間,實現現制飲品、現制冰淇淋核心食材的自主生產。

《每日財報》注意到,鮮活飲品在招股書中稱產能不足,實際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2019年,其產能利用率為93.59%,至2020年及2021年,分別降至72.84%及79.24%,至2022年一季度淡季,產能利用率進一步降至59.73%。

2021年,鮮活飲品的產能為119,630噸,產量為94,788.45噸。本次公開發行擬募投的天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肇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將分別新增產能2.8萬噸/年、3.2萬噸/年,建設周期24個月。若建設完成后,鮮活飲品產能將超過17.96萬噸,較2021年增長50.15%,如何消化新增產能,將成為重要課題。

常言道,淘金的不如賣鏟子的賺錢。這句話在新式茶飲行業也適用,下游品牌不如上游供應鏈賺錢。但隨著行業內卷加劇,下游品牌也并非無所作為,正努力減少對原料供應商的采購,以降低原本。近幾年來,鮮活飲品們毛利率明顯下滑。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