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扣非凈利下滑引投資者擔憂 中國船舶:相對高價訂單預計將逐步開始交付|直擊業績會

2023-09-07 18:49:18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片)

財聯社9月7日訊(記者 胡皓瓊)在今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不少投資者對中國船舶(600150.SH)2021年時接下的訂單,尤其高價訂單的交付時點十分關注。對此,公司副總經理、董秘陶健表示,據初步預計,公司2021年的訂單預計在近兩年內完成交付。

“公司目前在手訂單飽滿,主要為國際客戶訂單。根據國際船舶市場的慣例,訂單根據合同約定履行,不同的產品相應的履行期限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從訂單簽約到最后交船,時間跨度在16個月至36個月不等。2021年6月以來,新船價格指數明顯上漲,公司所屬子公司根據手持訂單安排,相對高價訂單預計將逐步開始交付。”陶健進一步表示。

盡管如此,仍有投資者對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抱有疑慮:“影響經營利潤的三大指標全部大幅度(增長),扣非凈利潤卻出現下滑,請公司詳細解釋一下原因。”

對此,陶健解釋,公司扣非凈利潤下滑主要受上半年交付的訂單多為相對低價船訂單,而備貨周期內鋼材價格處于高位,材料采購成本增加及勞動力成本剛性上漲等因素影響。

據陶健介紹,公司目前訂單較為飽滿,訂單排期已至2027年,所屬各船廠產能亦較為飽滿,未來,公司將著重在改進管理、加強協同、優化流程上下功夫,根據生產需要持續進行產能優化與提升。

不過,公司總經理施衛東表示,目前也面臨設備成本上漲、船位資源趨緊等一些風險和挑戰。

至于目前造船業的景氣度,陶健表示,2023年以來,雖然航運市場出現下行態勢,但在油船板塊輪動回暖、航運業綠色化轉型等利好因素的支撐下,全球新造船市場訂單規模實現同比上漲。

中國船舶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5.26億元,同比增長27.48%;凈利潤5.53億元,同比增長182.46%;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7億元,上年同期為-6504萬元。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