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做到“頂天立地”筑牢“兩個基礎” 助力科技可持續發展

2023-09-08 08:42:58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9月7日開幕的2023外灘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表示,本屆大會以“科技·創造可持續未來”為主題,這既是緊扣時代脈搏的共同呼吁,也是世界未來的重大命題。只有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才能創造可持續的未來。

如何讓科技可持續發展?丁奎嶺表示:第一要做到“頂天立地”;第二要筑牢“兩個基礎”。

他表示,“頂天”是指持續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以及關鍵核心的技術難題,爭取前瞻性基礎研究和關鍵性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比如,上海交通大學張江高等研究院持續探索DNA信息存儲技術,致力于突破海量數據存儲的瓶頸,有望顛覆未來信息存儲的模式與形態。

“立地”就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比如,上海交通大學依托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為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師生創立的60余家企業的估值已經超過500億元,其中估值超過2億元的有36家。

而筑牢“兩個基礎”,一是“基礎研究”,二是“人才基礎”。

丁奎嶺表示:一是高度重視“基礎研究”。眾所周知,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是發現新現象、認識新規律、獲得新知識、建立新理論的著力點和切入點。

二是堅持筑牢“人才基礎”。加強基礎研究,歸根到底是依靠高水平的人才,當前全球激烈的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科技強國的實質是人才強國,要構建識才愛才、育才用才的制度體系和生態環境,把人才的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優勢。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