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股 > 正文

最新資訊:四大維度發力 “概念”漸變“實景” 深圳跑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加速度”

2023-06-02 00:55:02來源:深圳特區報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深圳婦兒大廈為全市婦女兒童和家庭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一個嶄新的“兒童樂園”即將盛大開放。建造于1994年的深圳婦兒大廈是深圳婦女兒童事業改革發展的標志性建筑,承載著眾多深圳人的童年時光。2020年6月,深圳婦兒大廈啟動升級改造,改造后的深圳婦兒大廈于今起逐步開放,為婦女兒童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為深圳兒童友好城市新地標。


(資料圖)

舊貌換新顏的深圳婦兒大廈。圖源:深圳婦兒大廈

深圳市于2015年年底率先在全國提出系統性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目標,并經過多年努力將其從最初的“概念”發展為全面鋪開的“實景”,構建了政策支持體系和標準制度體系,發布了涵蓋社區、學校、圖書館、醫院、公園、出行系統、母嬰室、實踐基地、兒童參與等領域的建設指引。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率先創建兒童友好城市”列入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清單,向全國推廣;2022年,深圳入選第一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

近年來,深圳從政策友好、空間友好、服務友好和參與友好四個維度大力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在最大限度激活兒童潛能的同時,也是在點亮城市的未來。

以政策托舉兒童成長的友好社會環境

2018年,深圳出臺了全國首部地方性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行動綱領文件《深圳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戰略規劃(2018-2035年)》,創新提出了“建立安全、公平、符合兒童需求、適應深圳城市未來發展目標、具有全球城市人本特征的兒童友好型城市”總目標和“建立完善的適度普惠型兒童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兒童參與的長效機制、拓展與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空間”三大策略體系。2021年,深圳出臺了全國首個關于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地方指導性意見《關于先行示范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的意見(2021-2025年)》,提出完善兒童友好制度體系、空間體系、服務體系、參與體系等四大體系。同時,深圳連續出臺了兩輪行動計劃,即《深圳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行動計劃( 2018-2020年)》和《深圳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行動計劃 (2021-2025年)》,共計實施百余個項目。2022年10月,深圳印發了《深圳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案》,提出實施五大行動共30個方面的工作。

在市級層面的總體部署和引領下,深圳各區及街道、企業等紛紛制定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各個領域百花齊放,“1+1+2+1+X”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政策支持體系逐步完善。

龍崗街道“民辦公助”普惠性托育示范園開園,為0—3歲嬰幼兒提供專業的托育服務。深圳特區報記者 潘康 攝

讓公共空間更加“適小”

記者了解到,深圳加強兒童友好空間拓展和適兒化改造,選取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的醫院、學校、社區、圖書館、出行等領域進行試點,持續推動各種不同類型的兒童友好空間建設,至今已建成市級各類兒童友好基地339個,各類公園1200多座,兒童友好出行納入部分慢行道改造實施中,建成722個社區兒童之家,1150余間母嬰室基本實現了公共場所全覆蓋,并創新推廣移動母嬰室。

“9園9景”上步綠廊公園帶串珠成鏈。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值得一提的是,兒童友好街區、兒童友好實踐基地的建設是在“雙減”政策下增加兒童校外活動空間的重要構成,為勞動教育、課外實踐、科學體驗、素質拓展等校外活動場所設施提供了重要載體。例如,深圳首個兒童友好街區——百花兒童友好街區從優化安全出行系統、增加兒童游戲場地、建設兒童友好學校等7個方面進行了城市公共空間服務設施和場地的適兒化改造,受到參訪深圳的22國駐華使節點贊。

均等化服務助力實現“來了就是深圳娃”

2022年,深圳市發布《兒童友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指南》,這是全國第一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面的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兒童需求視角下公共服務體系標準的空白。

近年來,深圳一直致力打造無戶籍地域差異化、優質均衡發展的兒童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是深圳娃”,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所有兒童。例如,少兒醫療保險范圍覆蓋深圳市戶籍在園在校學生和本市中小學、托幼機構在冊的非戶籍少年兒童;據深圳市教育局數據,2022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51.5%的學位提供給了非深戶籍子女,比例在一線城市中最高。

如今的深圳,兒童福利水平大幅提高,2016年到2022年,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從每人每月19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454元,位居全省前列;兒童福利保障對象從孤兒棄嬰擴大到困境兒童,保障內容由基本生活拓展到生活、醫療、康復、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綜合保障。

深圳還推動建設兒童友好城中村,改善城中村兒童的生存和發展環境。5月26日,深圳市首個兒童友好城中村在大浪街道水圍社區水圍新村正式揭牌。

在城市建設中引入兒童視角、倡導兒童參與

寶安福海兒童公園內,孩子們在快樂玩耍。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鋼 攝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需要兒童的廣泛參與。深圳高度重視兒童的參與權,提出“從一米高度看城市”,制定了兒童參與的深圳標準《深圳市兒童參與工作指引(試行)》和《深圳市兒童議事會工作指引(試行)》,這兩個指引在國內均屬首創,推動將兒童視角納入城市治理決策體系。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級各類兒童議事組織580個,其中福田、龍華、龍崗等區均已實現區、街道、社區各級兒童議事會全覆蓋。深圳還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兒童參與活動,連續4年開通“深港澳兒童友好地鐵專列”,連續9年舉辦深圳兒童國際論壇,還開展了兒童自然藝術季、兒童友好藝術節等多項品牌活動。深圳于2020年將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六定為本市“兒童友好社區日”,自開展以來,每年全市各社區共舉辦600多項活動。

“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我們將努力推動婦女兒童工作創新發展,讓兒童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為深圳建設具有全球超大城市特點和國際影響力的兒童友好城市貢獻力量?!鄙钲谑袐D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