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股 > 正文

金評天下 | 應著眼長遠,增強資本市場財富效應

2023-08-31 01:04:39來源:金融投資報  

金評天下 | 應著眼長遠,增強資本市場財富效應

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資本市場的定位不僅是為實體經濟排憂解難,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而且還應該是一個財富聚集之地,是擴大內需的源泉。


(資料圖)

8月28日,阿里拍賣平臺顯示,上海市知名豪宅華洲君庭一套別墅以2.8548億元成交。公開報道顯示,競得人裘慧明為知名量化私募明汯投資的創始人、董事長。資料顯示,明汯投資2015年底管理規模突破30億元,2019年底突破300億元,2020年成為國內首家管理規模突破500億元的量化私募管理機構。

通過資產規模的高速增長,可以看出明汯投資的實力,數據顯示,自2017年至2021年連續五年取得了正收益,位居全市場量化同類前10%。

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為什么明汯投資的董事長可以一擲億金買豪宅了,投資賺了錢,購置房產也在情理之中。

頗有意思的是,A股每次大牛市來臨,房地產市場就會跟著火一把。2005年到2007年,A股創造上證6124點巔峰牛市之后,房地產市場開始起飛,一線城市房價大漲;2014年5月又一輪牛市開啟,2015年房地產市場再度火熱。觀察這兩次房價上漲的誘因,幾乎都是因為股市產生了巨大的財富效應以后資金向外溢出,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產生了蝴蝶效應。

財富效應具有擴散性與感染力,在股市中賺了錢,就容易點燃消費的欲望。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可以換輛好車或者出去旅游一圈,對于資金量大的投資者而言,升級住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只有啟動資本市場才能產生財富效應呢?就目前宏觀經濟的運行態勢來看,資本市場是最有效、最直接能產生財富效應的市場,似乎沒有其他優選項。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全社會都在爭論如何增加居民財富,到目前為止,有哪些渠道可以增加居民的財富?銀行存款?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不到4%,對于風險厭惡型投資者而言,最多就是資產保值的一大選項;房地產?目前房地產市場新政不斷,但“房住不炒”的定調沒有改變,各種新政只是為了讓剛需與改善性住房有靈活的空間,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許都不會改變,再說房地產每一筆都是巨額投資,資金進出沒有股市那么便利;銀行理財?雖然各大銀行都成立了理財子公司,但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一直比較迷茫,而且已經規定不能承諾固定收益率,這樣的產品顯然難有多大的吸引力;貴金屬?有幾個普通投資者會去玩那玩意兒?

所以,要讓普通居民的財富實現增值,最現實可行的就是一個良性發展具有賺錢效應的資本市場。

A股要平衡一二級市場投融資的關系,就是要實現資本市場功能的正常化,一級市場要在注冊制之下健康發展,二級市場也要在財富增值的引領下具有吸引力,這樣才能實現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和財富增值效應,最終實現多贏。

編輯|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劉柯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8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