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 正文

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

2023-06-18 17:11:20來源:互聯網  

導讀

1、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如下:1月餅最初是祭月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相結合,贈月餅、吃月餅,象征人月兩團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2、傳說唐高祖李淵與文武百官歡度中秋,他興致勃勃地看著吐蕃送來的圓圓的“胡餅”,指著天上明月說要以圓餅邀明月。

3、后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流傳開來,宋時還稱之為“月團”。

4、3、時至今日,中國人依然遵循傳統,在八月十五歡度中秋,祭月、賞月、祀土地、吃月餅、燒斗香、點塔燈、舞火龍……盡管各地物候、民俗各有不同,但皆以仲秋時節的滿月比喻人間的溫情與團圓。

5、4、古往今來,中秋吃月餅,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形式,是一種習慣,也代表著一縷情懷。

6、月餅寓意團圓、美好,是大家中秋節探親訪友、節日餐桌消費的重要食品。

7、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8、中秋節吃月餅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于民族拜月的儀式。

9、相傳中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10、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習俗。

11、人們以月餅、各色水果等奉獻給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們再分切月餅,按照長幼順序分食,據說可以得到神主的賜福與護佑。

12、“只是這時的月餅還不叫月餅。

13、”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14、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

15、宋代時,有關“月餅”的記載開始多起來。

16、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17、”此外,“月餅”名稱的首次記載也是在宋代,但這時月餅仍未普及。

18、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并在民間逐漸流傳。

19、在明代的各類書籍中,開始出現大量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描述。

20、清代時,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不僅制作精美,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隨處都可見到。

21、中國人講究吉利,中秋吃月餅,應的是花好月圓,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之意,除了吃月餅,還有很多其它的講究,我們經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大家都是在吃當地的時令特產,比如有的地方吃螃蟹,吃糕等總是都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一家人身體健康。

22、一、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

23、“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

24、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歷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

25、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

26、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

27、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28、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于農歷8月15日。

29、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

30、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31、二、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

32、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33、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民間拜月、月光馬兒、兔兒爺、中秋宴俗、舞火龍、燃寶塔燈、偷菜求郎、竊瓜祈子、中秋博餅、祭月燒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橋等等。

34、因為月餅的形狀是圓形的,象征著團員,也是中秋必備的食品。

35、中秋月餅吃的起源,相傳是從元末開始流傳下來的。

36、在元朝時期,因為中原人民受到了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反抗,在朱元璋的領帶下反抗蒙古勢力。

37、因為古時候傳送消息十分不方便,有害怕被人搜查。

38、因此,在劉伯溫的建議下,使用餅子作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將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在餅子里面,通過餅子的傳送將信息傳遞給義軍。

39、為了紀念八月十五夜起義推翻元朝的功績,因此中期佳節吃月餅的習俗開始流傳下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