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金 > 正文

當ADC吹起了「西南風」

2023-07-06 06:39:43來源:投資界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目前有超百家ADC藥企分布。其中,長三角集中度最高,其次是環渤海,港粵澳大灣區,最后就是西南地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西南,又以天府之國成都為代表。

作為成渝極核城市,國家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近年來成都憑借豐富的生物科技資源、雄厚的創新主體,已成為中國西部的生物醫藥產業重鎮。

生物醫藥一直是成都的“拿手好菜”,雖然藥企數量上遜于上海、蘇州等地,但勝在總體質量較突出。

那么,在ADC賽道,成都又有哪些“代表作”?

01 科倫博泰:全球獨角獸

科倫博泰,近兩年風頭最盛的藥企之一,前有默沙東豪擲百億狂飆出海,后憑百億估值通過聆訊,即將上市。

作為“輸液大王”科倫藥業的子公司,科倫博泰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此前,為助力項目順利開工,成都僅耗時5個月就將產業園建設完畢,還給予科倫博泰員工人才購房優惠政策。

盡管目前沒有一款上市藥物,但憑借豐富的管線儲備,進展前沿,依然得到了資本追捧。

在靶點選擇上,科倫博泰的Trop2、CLDN18.2均為國內乃至全球*梯隊

在DAR值體現上,科倫博泰大多ADC藥物穩定在7~8之間,與DS-8201相當。

其核心管線SKB264(TROP2-ADC),進展最快的已進入臨床Ⅲ期,延伸至15項適應癥,DAR值為7.4。

要知道,全球進入臨床Ⅱ期或以后階段的TROP2-ADC候選藥物只有三款,SKB264有望成為國內*款該靶點上市藥物。

此外,科倫博泰靶向HER2的ADC藥物A166也值得一提,該藥物在 HER2 乳腺癌上的療效,患者幾次給藥后就有早期的療效反應,且沒有間質性肺炎。

但A166存在的眼毒性副作用,加上HER2內卷局勢下,想要突出也并不容易。

2023年,科倫博泰被選為全球獨角獸,且是成都入圍名單中為數不多的硬科技企業。不難想象,在成都“建圈強鏈”大方向下,未來會有更多的政策傾斜支持。

02 百利天恒:入不敷出

百利天恒,坐落于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區,其創始人和技術核心人員均出自四川大學。

蓉城是安逸的,人民公園蓋碗茶,蒼蠅館子涮火鍋。但百利天恒卻要跳出舒適圈,在那個仿制就能“躺贏”的90年代,傾情投入創新藥的研發中。

后來屢遭集采重挫,首次闖關科創版失敗,創新也成為了逆風翻盤的支點。

而百利天恒,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其自主研發的全球First-in-class的EGFR和HER3 的雙抗ADC藥物——BL-B01D1。這也是全球第三個、中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雙抗ADC藥物。

BL-B01D1實現了對EGFR依賴腫瘤的靶向殺傷并防止HER3引起的耐藥,既精準殺傷腫瘤細胞,又減少毒素對體內正常細胞的破壞。

研究結果表明,BL-B01D1整體安全性較好,未出現異常毒性反應,而人胰腺癌模型抗腫瘤活性優于*三共HER3-ADC藥物U3-1402。

圖源:認是

SI-B001是BL-B01D1的抗體部分,是一種可以同時靶向腫瘤細胞EGFR和HER3 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由百利天恒自主研發,目前已進入臨床Ⅲ期。

簡單來說,百利天恒之所以能夠被資本青睞,一是國內接近商業化的雙抗管線稀少,二是雙抗創新藥物帶來的商業化成果可觀。

世事難兩全,百利天恒也有自己的隱患。

首先是近幾年政府補貼遠高于其盈利收入,如果沒有政府支持,則意味著入不敷出

其次是當下主營產品產能利用率低,且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隨著未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加上創新藥還未成藥,盈利能力讓人擔憂。

作為溫江區*家在科創版上市的本土企業,百利天恒享受著政府的優待,更應該擔起責任,提高自主造血能力,在臨床上做出成績。

03 康諾亞生物:喜憂參半

1992年,康諾亞創始人陳博從成都石室中學畢業,自那時起,就為后來落地成都,埋下了種子。

目前,康諾亞僅一款在研ADC臨床管線,即與樂普生物共同研發的CMG901,主要適應癥為胃癌和胰腺癌,于今年2月將海外開發及商業化權益授權給了阿斯利康。

CMG901是*在中國及美國均取得臨床試驗申請批準的靶向Claudin 18.2的全新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偶聯藥物,由抗Claudin 18.2單克隆抗體、可裂解的鏈接體和細胞毒性小分子單甲基澳瑞他汀E(MMAE)組成。

有何特別之處?

療效突出,8例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75%,疾病控制率達到100%,這在ADC當中并不常見。

安全性和耐受性較好,3/27例(11.1%)患者發生藥物3級相關不良事件,沒有發生4級及以上藥物相關不良事件。

但另一方面,Claudin 18.2已成為繼HER2后,我國分布最集中的靶點。

以ADC為例,截至今年3月,該靶點在研管線,全球共有18條,光我國就占據了14條。

這意味著該靶點后來成藥的產品實力在伯仲之間,最后看的就是安全性了。

04 后勁不足

創新藥已成為成都“建圈強鏈”重點聚焦產業之一。數據顯示,2021年成都全市創新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661.3億元,增長13.2%。

于城市而言,如果說上市企業是經濟實力、市場化程度和區域競爭力的代表,那么初創企業就是活力元素,代表著未來。

就ADC賽道,但據智藥局不完全統計,目前成都并無初創分布,后勁不足,這一點遠比不上蘇州,政府招商引資還需努力。

而對企業而言,更應該將公錢高效率投入新藥研發,而非填補漏洞,一味依賴政府,騙不了自己也騙不了市場。

最后,創新藥百花齊放,需要靠每一個主體努力。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智藥局授權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