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投資 > 正文

熱消息:迪士尼非要用“黑人魚”的原因找到了!

2023-05-30 15:38:45來源:新浪娛樂  

《小美人魚》我看完了。

一句話,演技不行,特效不夠真實。

整體拉垮,大家不要去看。


(資料圖)

為什么強用黑人魚?商業為政治妥協的結果!

王子拒絕了這個女孩 ▲

選擇了這個女孩 ▲

有些人覺得唱歌好聽啊,嗯,是的,我也覺得還不錯。

的確,她有天生好嗓子,但也沒有好到天下無雙難以替代吧?

在星光璀璨、美女如云的好萊塢,找一個能唱能跳膚白貌美的難嗎?但是迪士尼偏不!

我想,一定是因為好嗓子只會長在少數族裔身上吧。!

一部耗資2億美元的大片,從立項選角開始一直被噴到上映

靠被罵出圈,黑紅也是紅。

《小美人魚》能夠有今天的熱度,

少不了迪士尼啟用這個女孩為女主的神級操作。

雖然還是有那么一部分少數族裔群體表示支持,

但沒有被強行扭曲的群眾依然占大多數。

推特上“不是我的愛麗兒”!這個話題一刷就是4年,

迪士尼發的第一款預告,從一開始“減踩”數量就遠高于點贊!

往下一看評論區已經關閉了,是不是玩不起啊?

其他的預告就更搞笑了,評論區直接開始刷梗,

即I loved the part XXX

比如這一句:“我喜歡當愛麗兒被問到她是誰的時候,回答邦德,我是詹姆斯邦德。”

還有:“我喜歡愛麗兒那一句,歡迎來到侏羅紀公園。”

再比如:“我喜歡愛麗兒說你是巫師Harry。”

還有:“我喜歡愛麗兒他爸老國王,說Avengers assemble!”

這些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就是在陰陽怪氣。

既然明真罵你會被定義成種族歧視,那就只能“夸”了

之前車上有一個白人女性發推特,指責迪士尼拍這玩意就是一個垃圾!

說他們直接看《小美人魚》長大的女孩應該得到一個原汁原味的愛麗兒。

不過這個推特很快就被和諧了~

對了,你們想知道黑人是怎么看的嗎?

沒有被刪的播放量達到442萬的視頻,你們感受一下。

吶!這不是我瞎掰的理論,是人家黑人自己說的,而且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要搞代表,要搞表率,就應該創造出一個新的黑人角色,

多元化不要爛用,把原本的角色抹黑!

只能證明你黑人連一個童話都撐不起,這才是真正的種族歧視。

所以,迪士尼這么干的理由是什么?難道他們不知道會被挨罵嗎?

明知道會被罵,為什么還要做?難道是不了解自家的粉絲?

坐擁迪士尼本家!

漫威、星戰、皮克斯等頂級品牌在手

已經深諳如何讓觀眾潛移默化地接受他們所主張的那一套。

反正已經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

米老鼠很清楚,如今他們不管拍什么故事都會有人看,

不管拍哪個種族都會有人來捧臭腳。

甚至還會有一些自以為是很先進的大聰明來幫忙證明。

哪怕迪士尼在電影里早就已經把他們所支持或代表的那個種族文化用居高臨下的美式價值觀強調了一萬遍。

所以事實上,不是米老鼠不了解自家粉絲,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太了解了,所以才這么囂張。

在迪士尼放出《小美成魚》的首個預告之后,網上突然多了大量黑人小女孩看預告的反應視頻,這些視頻內容都差不多。

一般都是黑猴女孩對著電影歡聲雀躍,

指著電視里的蛤利貝利說她也是黑人,她和我一樣。

當然了,不排除這些小孩真的受到了鼓勵,建立了信心。

這自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在這些小女孩純真的世界之外,

網上開始涌現出大量的道德的綁架言論。

因為在有些人看來,黑人小女孩看預告的視頻就是《小美人魚》即將成功的最佳證明。

如果你在看這些視頻之后還敢對著這部電影開噴

那么毫無疑問,

你就會被劃分進種族歧視的陣營。

而在如今的外網平臺,一旦被人抓到了種族歧視的把柄,

不管你是位高權重的企業高管,還是日薪208萬的大牌明星

通通都別想翻身了。

而且小美人魚的情況還不是個例。

這在豆瓣被打出5.5高分,也是迪士尼的比諾曹真人版里面的精靈妹

你們感受一下…

有人還記得1940年那個比諾曹動畫電影嗎?

那時仙女長這個樣子的,

當然了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話中“膚白如雪”的白雪公主選角等等

迪士尼這種選角思路到底是不是受《小美人魚》的啟發要走黑紅路線!

我是不知道,

我只知道每一次顛覆原形象的選角都會引起一場互聯網上的曠世罵戰。

那么究竟這種節奏是怎么來的呢?

這還得從擁躉及引導者迪士尼講起。

最初的苗頭應該是出現在田納西州頒布的同性戀法案的時機。

該法案要求禁止在幼兒園到三年級期間就性取向和性別認同進行教學。

這個法案在當時和網上被形象的稱為“別提基(don"t Say Gay)”法案。

因此一些LGBTQ群體認識認為,這個法案對他們不利,

LGBTQ是五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L是指同性戀者(lesbian),G是指男同性戀者(gay),B是指雙性向者(bisexual),T是指跨性別者(transgender);Q是指酷兒(queer)。

多次對該州政府發起抗議,并呼吁當地知名企業加入他們一起搞事情。

而在佛羅里達州,有超過8萬員工的迪士尼就是其中一個頂著巨大發聲壓力的企業。

畢竟公司所在地出了這么大的事情,肩負文化宣傳重任,

且被當地的民眾逼著幾乎無路可走的他們,

自然也要表一個態,對吧?

但是起初迪士尼對這些聲音是置之不理的

只不過之后,迪士尼CEO包正博被扒出曾經給佛羅里達州支持同性戀法案的政客捐款,

于是迪士尼就立刻被卷入了輿論風暴的中心。

耐不住外界施加的強大壓力,去年3月包正博公開道歉!

聲稱將暫停在佛羅里達州的所有政治捐款,

并將增加對LGBTQ群體的支持。

幾天后漫威影業、皮克斯等迪士尼旗下的品牌也紛紛發文,

公開表示支持LGBTQ群體。

迪士尼開始走上了一條矯枉過正的不歸路。

去年4月,迪士尼娛樂內容總裁凱瑞博克宣布,

為了體現企業的包容性,

迪士尼將在之后的動畫作品中大幅度提高LGBTQ角色的比例,

并承諾到年底這一比例將至少提高到50%。

此外,自2021年夏季以來,迪士尼已經在公園的現場表演中刪除了所有的性別化問候,例如“girls”,而是換成了簡單的“大家好”、“朋友們你好”。

伯克承認這一系列更優待LGBTQ角色的舉措正是對佛羅里達州法案的回應。

其實,剛才這些明面上的事件也只是導火索,

很多大的動作都是潛移默化開始醞釀的。

因為好萊塢之所以能夠發展成今天的世界級電影帝國,

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它始終注重面向全球觀眾制作內容,

并以五年前的“ME TOO”運動為代表,逐漸興起,

好萊塢不得不再爭取普適性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Metoo(美國反性騷擾運動)

也就是通過作品盡可能多地展現時代所鼓勵的進步價值觀,

從而實現更大的市場利益。

這就要求他們從多元化族裔、多元性取向入手。

邏輯沒有錯,但問題就在于,

絕大部分的創作者從內心深處就對這些內容缺乏足夠深入的了解和認同,

同時又被好萊塢傳統的美式講故事框架所限制。

因此,最后做出來的往往就是一個既不全球化,也不夠美式的東西。

如今我們市場上已經隨處可見這樣的四不像作品。

然而,中國觀眾可能是全世界最誠實的觀眾之一了。

他們不會因為老外的狗屁理念更“進步”就給你貢獻票房。

對于好看和不好看,他們會無情地用錢包投票。

記得之前有國人把黑魚的臉換回去了。

自從94年引進了第一部美國大片《亡命天涯》以來,

近30年以來,好萊塢大片似乎第一次在中國內地失去了魔力。

在國產片品質和觀眾觀影水平逐漸崛起的今天,

中國觀眾也逐漸對好萊塢電影失去了在影院必看好萊塢大片的習慣。

就連曾經引進即大賣的漫威和素雞系列,

如今也在票房上逐漸乏力,風光不再。

再換一個方面說,我們為什么會如此喜歡《黑袍糾察隊》?

不僅因為它有毫無遮掩的尺度和對超英內容泛濫的反思,

更是因為它用一種調侃和戲謔的方式,

通過“沃特”這個顯然有現實原型的公司,

把當今好萊塢某些大廠臉上的虛偽面具一把撕了下來,

把他們電影中所鼓吹的一套套看似進步實則撈金的主義和理念狠狠地踩在腳下。

當然了,《黑袍糾察隊》也有它自己的問題和套路,這里我們只是說它創作的思路。

所以,政治正確背后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某些試圖操縱市場規則的幕后之手下,它也的確是一株毒草

它不僅奪走人們對于文藝影視作品反映時代導向的信心,

更掩蓋了背后創作者不愿用心創作新的多元化角色,

而只是把種族和取向等概念強行塞進知名故事中的懶惰

這樣居高臨下嗟來之食的包容性,說真的不要也罷!

發布于:北京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