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投資 > 正文

實時:《非遺里的中國》帶你探尋文化嶺南

2023-06-16 21:17:27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攻克兒童血管連接難題的血管間斷縫合法,和潮繡里的“釘金繡針法”有何異曲同工之處?充滿力量感的傳統(tǒng)英歌,憑借何種魅力讓潮汕人愛到瘋狂?一口正宗的潮州工夫茶背后,蘊藏著怎樣的人間煙火與生活哲學?對身體柔韌性和力量要求很高的“葉問蹲”,竟然屬于詠春拳中難度最低的A級動作?純靠裸眼書寫的陶瓷微書有多精細?6月17日20:00檔,大型文化節(jié)目《非遺里的中國》將亮相央視綜合頻道(CCTV-1),和觀眾一同走進地方非遺富集、文化底蘊深厚的璀璨粵地,見證非遺傳承與創(chuàng)新,領略獨屬于廣東的風土人情與時代風貌。

《非遺里的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lián)合攝制,本期節(jié)目中,主持人龍洋,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單霽翔,以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何冰在潮州市潮州古城集結,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交融中感悟廣東非遺的多樣性與生命力,見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新生。

起源于唐、興盛于明,已有上千年歷史的潮繡,憑借立體浮雕感和華麗大氣的風格,如今仍持續(xù)影響著東南亞潮流,其背后的深深嫁衣情,也寄托著家人對女兒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寧英歌,融合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于一體的英歌,以震撼人心的磅礴力量,形成了潮汕人融于血脈的文化認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拼搏進取的人們;

南國潮音唱出陣陣古韻,潮州木雕展現(xiàn)一寸一景,還有以假亂真的仿生瓷,形如蕾絲的通花瓷,化麥稈為藝術品的剪貼畫,融入非遺元素的泥塑,人來人往的潮州古城,處處非遺景,濃濃非遺情;

廣東人吃鮮食陳的飲食哲學,蘊藏在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之中:香味濃郁獨特的潮式鹵鵝,需要用鐵棒快速捶打上萬次的潮州牛肉丸,還有鮮甜可口的魚生和藥食同源的廣東涼茶,它們映射著煙火沸騰的生活,也代表著舌尖上的養(yǎng)生。

這次的非遺之旅,嘉賓們將走進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深度體驗流行海內外的千年粵繡(潮繡)、熱血十足的普寧英歌、凝聚華人精神的佛山詠春拳、事無巨細的潮州工夫茶藝,還有在當代大國重器中應用廣泛的陶瓷微書技藝,同時更有20余項非遺技藝一一亮相,共同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非遺盛宴。

(節(jié)目組供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